梁陈边塞诗创作心理浅解.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陈边塞诗创作心理浅解.pdf

2005年6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Jun.,2005 of and NonTlal No.2 ofSch∞lChinese Culture 第2期 J叫mal Language Nanjillg University 梁陈边塞诗创作心理浅解 王小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梁陈文人在创作宫体诗的同时创作了别具一格的边塞诗,本文认为其动因不仅是 南朝乐府拟作之盛行,更由于梁陈间诗人对新的审美对象和抒情载体的寻找,对新的审美理想 之追求,对文学悲怨情感之依归与抒发,也是对两汉大一统局面向往之心理情结。 关键词:梁陈边塞诗 审美理想 悲怨情感 心理情结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提起以描写边塞戍守征战、描绘边塞风物民情、抒发豪情壮志或厌战思归心绪等为主要内容的边塞 诗,人们往往首先想起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期——唐代和清代。而提起南朝梁陈两代,则首先 想到其风靡一时的宫体诗歌。然而,我国现有诗歌作品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已是边塞诗由基本定型 逐渐走向成熟并有所发展的时期”。uJ尤其是梁陈两代,历时仅八十余年,边塞诗创作虽谈不上繁荣兴 盛,但已悄然兴起,作者三十余人,存诗近百篇,也可算做梁陈诗坛上一朵小小的“异葩”。别于宫体、艺 术成就上逊于唐以后同类诗作的梁陈边塞诗,为梁陈诗坛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也为边塞诗在唐以后的 发展从题材到主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传统。笔者认为,梁陈边塞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梁陈作品绝大多数属于想象型边塞诗。所谓想象型边塞诗相对于纪实型而言,是指诗人并没 有深入边塞的体验,甚至也没有从军的经历,而只是根据传闻和常识、凭借想象而进行虚设模拟。当然, 其间北朝民歌的南传和被欣赏接受为诗人们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第二,主要沿用乐府古题进行边塞诗歌的创作,作者皆为文人学士,且少有几人不是宫体诗歌创作 者。他们用乐府古题不是写时事,而是重复叙述汉王朝开疆拓边的故实,内容上趋于模式化、类型化。 他们这种按题取义、无关旧辞原作、根据题面赋写的创作,往往造成题材和情调的趋同。 第三,注重以写景渲染边地氛围、构成抒情背景,铺写自然环境时大多使用普泛化的自然物意象和 地名意象。意象使用显得密集,并突出北地的高寒、昏暗、萧条和衰瑟,虽为虚拟之景,但也能做到真切 细腻。 第四,重视情感表达,尤其是“感荡心灵”的情感,具体体现为对悲情的高度强调。梁陈边塞诗作无 论对边战艰巨性的陈述,抑或对戍边征战者的同情,也无论对边塞恶境的渲染,抑或对昭君远嫁的追忆, 种种主题、内容都贯穿着“哀怨”的情感线索。 第五,梁陈边塞诗的创作与宫体诗基本同步。萧纲主持文坛之后的梁代及陈代是宫体诗的推行与 繁荣期,也是边塞诗的多产期。 上述现象并非一一为梁陈边塞诗所独有,如唐代像李白、杜甫也作想象型边塞诗,如梁陈也用乐府 收稿日期:2004—08—26 作者简介:王小娟,女,1981年生,四川彭州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 ·85· 万方数据 古题作宫体诗,如唐边塞诗也注重边景的描写以表现个人的心境、突出主体精神,元明清边塞诗中写景 的范围和数量还有所扩大和提高等等,但若将上列几点予以整合考虑,也不妨进一步结合作品试作一番 管窥蠡测。于此,对梁陈边塞诗创作活动及作品,本文拟从三方面作一点解读: 首先,以创作宫体诗为主的梁陈诗人,不是达官贵人便是文人清客,他们从未到过“胡关辛苦地”(张 正见《雨雪曲》),也没有“从军戍陇头”(刘孝威《陇头水》)的亲身体验,至多如徐陵一般有过北方异乡生 活的经历,或如萧纲、刘孝标、吴均等人在边陲生活过。当然,他们的边塞诗创作若仅以驰骋想象偶作虚 拟而为之,则无可多议,但如萧纲、吴均、徐陵、陈叔宝者屡屡创作且存诗不罕,则该如何看待?试想梁陈 边塞诗与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