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控措施.docVIP

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控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控措施,仔猪病毒性腹泻,猪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病毒性腹泻,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症状,轮状病毒性腹泻,宝宝病毒性腹泻症状,婴儿病毒性腹泻

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控措施 陈亚强1,张乐宜2,彭津津3 (重庆市黔江区畜牧兽医局,重庆黔江 40900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省广州 510000;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摘要: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是危害仔猪生产的重要疫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上易导致1~7日龄的产房仔猪形成弱仔甚至大规模死亡,给猪场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新生仔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进行探讨,为广大养殖场和兽医工作者对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 新生仔猪腹泻的病因较复杂,但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猪场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变化等导致病毒侵入,引起以急性水样腹泻、严重脱水进而衰竭死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目前有研究表明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RV),均为RNA病毒。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相关的报道,但呈散发性。2010年10月我国华南、华北、西南、东北等地区规模化猪场1~7日龄仔猪发生以急性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死亡的疫情,猪场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达90%。近3年来,病毒性腹泻一直是猪场挥之不去的阴影,鉴于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易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和动向,本文将根据近几年猪病毒性腹泻的疫情和防控要点进行综述。 1病因 1.1饲养管理 产房母猪群的饲养管理、营养水平、舍内温湿度、生物安全等因素是导致仔猪发生腹泻的根本原因。2010年,广东增城某猪场就由于母猪换料导致猪群应激,引起仔猪腹泻的发生。产房温度发生急剧变化、湿度过大等均可引起仔猪感染病毒而发生腹泻。近期发现猪场引种也是导致猪场发生流行腹泻的潜在原因。 1.2疫苗的免疫 母猪群一般每年需要免疫2-3次的病毒性腹泻的二联或者三联疫苗,但有的猪场采取不免疫或者较少次数的免疫,这些猪群即成为潜在的易感猪群,当病毒发生变异毒力增强时,即可暴发大面积病毒性腹泻。猪蓝耳病病毒及猪圆环病毒的存在,病毒性腹泻疫苗接种方法及注射部位不正确等原因导致的免疫失败,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2流行特点 一般情况下,猪病毒性腹泻主要是由猪轮状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单一或混合感染而引起, 其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春两季。 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发病,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可见于各种日龄的猪,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哺乳仔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发病率几乎高达100%, 成年母猪发病率为 10%~50%, 传播速度非常快,2~3 d 内可波及全群,乳猪病程较短,为 7 d 左右,该病给仔猪造成的危害最大,若处理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 但近年以我国猪场发生病毒性腹泻的特点看,不再同以往的流行规律,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大规模发生,特别是以潮湿多雨的中部和南方地区发病率最高,但冬春季稍高于夏秋季。其发病主要以1-7日龄的新生仔猪为主,母猪和保育仔猪、育肥猪发病率相对较低,均呈一过性腹泻,但母猪的带毒情况严重,在粪便、肠道组织和乳汁中均可检测出3种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存在。几种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率最高的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其次猪轮状病毒(ARV),最后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 3临床症状 3.1猪传染性胃肠炎 本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8-72h,传播迅速,24h即可在同一栋产房内暴发。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严重水样腹泻、呕吐、脱水。粪便多呈黄色或淡绿色,表面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发病持续时间和死亡率随猪日龄增大而降低。1周龄内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7天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康复仔猪表现为饲料报酬低,生长速度慢,形成僵猪。 剖检变化为病变主要在胃和肠道,以小肠病变为主,偶尔可见胃底出血。小肠表现为肠壁变薄透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呈黄色。 3.2猪流行性腹泻 本病潜伏期为24-36h。病猪多表现为刚出生拉水样稀粪或吃乳后即出现精神高度沉郁,呕吐,呕吐物为胃消化的凝乳块。食欲减退或废绝,水样下痢,呈黄色或黑红色。3-4d后,由于严重脱水导致衰竭而死亡,发病率为60-80%,死亡率为90%以上。 剖检变化为病变主要在小肠,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色的液体。肠系膜充血,肠淋巴结充血、水肿。肾脏有大量的点状出血。 3.3猪轮状病毒感染 本病潜伏期为48h-4d。发病仔猪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愿走动,有些仔猪吃奶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为水样或糊状,较腥臭,持续2~4天。病猪消瘦、脱水,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不会超过10%。症状的轻重决定于发病猪的日龄、免疫状态和环境条件,缺少母源抗体保护生后几天的仔猪症状最重,环境温度下降或继发大肠杆菌病时,使症状加重,病死率增高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