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_申报_中的日本明治形象略论,早期明治维新,早期明治25年一圆,张铁林早期淫魔形象,钢铁侠早期形象,三明治,三明治的做法,明治维新,早餐三明治,明治天皇
【历史长廊】
早期 《申报》 中的日本明治形象略论
□程广媛
(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研究所,北京 100872)
摘要: 《申报》 是近代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一家中文报纸,于创刊之初,对日本就进行了持续报道。 日
本明治维新之际, 《申报》 通过对日本的报道,给广大民众带来了自强革新的日本形象。
关键词: 《申报》;明治维新;日本形象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6547 (2009)11-0107-02
清政府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遭到失败,由 用于国焉”。 〔4〕
此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这使中国人民受 二、文化方面的改革
到极大的震动。此后不久,西方列强也以武力 “逼 日本维新于文化方面的改革, 《申报》 是时有
境”,迫使日本开国,亦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 报道的。
约,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也出现了 “举国鼎沸, 设书院,育人才,是文化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
人心惶惶”的局面。为了避免重蹈清朝的覆辙,日 方面。 《申报》 创办之初,即报道云: “迩者日本
本遂把目光转向了拥有先进武器和技术的西方,当 有志振兴各处,建立义塾,拣选国中童子六千四百
起了西方的学生,自此走向了一条自强革新之路, 八十名,……以起厥聪明且学习西人法则,务期有
“维新政出,百事更张,一切效法西洋,改岁历, 用。至所学既成,而后又教本国童蒙裁成后学。将
易冠裳,甚欲废六经而不用”。 〔1〕 见举国皆知文识理,其风俗无难蒸蒸日上矣。” 〔5 〕
《申报》 创刊于1872年,那时,日本的维新运 “东洋国家已拟定在国内四处设立义学并书院,凡
动已进行了四年有余。对于日本的维新运动, 《申 贫苦之家子弟概准入学听授、读书。现所立之书院
报》 的报道及认识大体上是停留于器物层面的,对 来受业生徒不下五万五千人之多,其作育人材之盛
维新运动深层次的报道及思考则较少。尽管如此, 意,亦可略见一斑矣”。 〔6〕
时人从 《申报》 中还是认识了一个与往昔不同的日 聘西人,学西学,是文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
本,一个 “励精图治”的日本。 措。1872年,日本京都 “所设学习西艺、西学之院
一、经济方面的改革 来游者甚多,现有弟子三十余人,意欲再添三西人
《申报》 对日本维新中经济改革的报道较多, 为教师”。 〔7〕 日本文字同中国汉字,向来多用中华
涉及的领域较广,诸如道路交通、近代工业生产、 点画,其所刻中国书籍亦甚夥。 日本维新,一切循
商业政策等都有所反映。“一切政治无不崇尚西 行西法,议将汉字 “废去不用,专尚英文。盖欲使
法,如枪炮局、机器局、银局诸政务业已次第开 国人都知西学,以便参考泰西所著物理、化学、技
行”,又 “开设电报、建设铁路”。 〔2〕 《申报》 甚 艺、天文等书,盖皆有实用于国者也”。 〔8〕 为了学
至盼望中国也能效仿日本,颁行新政。譬如当日本 西学,日本不但议定废去中国汉字不用,更进一步
所建火轮铁路已成, “试之迅捷异常,官绅商贾附 采取了一项极端措施:焚毁中书, “遵用西文而禁
载往来者不可胜数。不独贸易场中殊形便利,即书 绝华书,闻其聚而焚毁者已不知几十万部矣”。 〔9〕
札之传递,消息之通流,其利益有不可胜言者”, 于文化方面,日本除了大张旗鼓地进行以学西
遂发出了 “中国奈何置而弗为哉”的感叹。又当日 学、育人才为主的改革,还发展了近代的文化事
本新立铸钱局, “铸银悉用机器,以期便捷,事简 业,如近代新闻事业、报业等,并派人出国游历。
〔3〕
而工倍”,遂赞叹道: “日本励精图治”, 有志 甚至东洋国主亦 “亲自驾游欧罗巴洲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