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pdfVIP

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黄酮类化合物有哪些,黄酮类化合物研究,黄酮类化合物习题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第 27 卷 ,第 1 期 ,20 10 年 1 月 J our nal of Zhej iang SciTech U niver sit y Vol . 27 , No . 1 , J an . 20 10 文章编号 : (20 10) 0 10 14005 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邹文韬 , 张因皎 , 俞菊红 , 房晓敏 , 周志明 , 许传莲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组学与分子酶学研究室 , 杭州 3 100 18)   摘  要 :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杭白菊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经石油醚 、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后 ,用大孔吸附树脂 柱层析 、聚酰胺柱层析初步分离 ,再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单体化合物 。单体化合物用紫外光谱 、红外 β 光谱 、质谱 、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 。从杭白菊中分离得到 3 个单体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为木犀草素 7O D葡萄糖 ( β ) β ( β ) β 苷 L ut eolin 7O Dgluco side 、芹菜素 7O D葡萄糖苷 Apigenin 7O Dgluco side 、香叶木素 7O D葡萄糖 ( β ) 苷 Dio smetin 7O Dgluco side 。 关键词 : 杭白菊 ; 黄酮类化合物 ; 分离 ; 结构鉴定 中图分类号 : R284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 言 ( ) ( ) ( 菊花 flo s chrysant hemi 为菊科植物菊 D en d rant hem a m orif ol i um Ramat . Tzvel . Ch ry s ant hem um ) ( ) [ 1 ] m orif ol i um Ramat . 及其变型的头状花序 花头 。杭 白菊 ,是我国四大名菊之一 ,是菊花家族中药食俱 宜的品种 ,历史上曾享有“杭 白菊与龙井茶”并提之誉 ,是我国传统著名出口中药材“浙八味”之一 。现代 药理学实验证实菊花具有降血脂 、改善心血管功能 、抗氧化等[27 ] 多种药理活性 。杭 白菊含有挥发油 、黄 酮 、多糖 、绿原酸等成分 ,其中 ,黄酮类被认为是主要药效成分 ,具有降血脂 、改善心血管功能 、抗氧化等 作用 。 ( ) ( ) ( )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系色原烷 chro mane 或色原酮 chro mone 的 2或 3苯基衍生物 ,泛指由两 ( ) 个芳香环 A 和 B 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一般具有 C6 - C3 - C6 的基本骨架特征 , 是自然界尤其是植物界分布广泛的一大类天然酚类化合物 ,大多有颜色 ,是药用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 一[ 8 ] 。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 、黄酮醇 、黄烷酮三类 ,是菊花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 。 本研究以杭白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对象 ,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杭白菊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用 柱层析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纯化 ,制备单体化合物 ,再用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质谱 、核磁共 振进行结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仪器 、材料及试剂 1. 1. 1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