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 第六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民俗风情泥塑展》是一种物化了的民族文化。它像一首长诗向人们叙说着过去的历史,淳朴的民间风情,美丽动人的传说。通过这个展览,可以使人们听到民族的声音,嗅到民族的气息,看到民族的影子,悟到民族的精神,唤起民族的自豪感和对悠久民族文化的咏赞。 第六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对于传统文化, 既可以实物的层面(譬如故宫、长 城等)、制度的层面(如各种官僚机 构和制度等)以及思想文化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构成上来理解和界定(如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等等),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理解和界定(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天人合一之学;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人际和谐之学;从人的身与心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就身心平衡之学,等等 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最高原则 儒家的价值学说,可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即以道德为最高价值。孔子又有“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之说。孟子更有“天爵良贵”之说,这天爵良贵就是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们的道德实践,就是实现这种天赋的内在价值。 孔子弟子有若讲“礼之用,和为贵” 墨家讲“尚同”“兼爱”“非攻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北京奥运火炬的出火口被设计成祥云图案 福娃身上蕴含着人面鱼纹“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奥运设计中吸取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奥运设计中吸取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渊源共生,和谐共融,这是祥云图案的文化寓意。在中国,祥云的使用已有上千年历史,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之一。北京奥运会使用的祥云图案源自汉唐时代的云气纹,以如意为云头并配以绶带,以表现奥运梦想。 汉代漆案上装饰的云气纹 鸟巢外观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瓷器上的冰裂纹 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 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 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族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是成功的例子,佛教文化的传入 一个失败的例子,基督教文化的传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问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三大里程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他山之石——以韩国为例 ?他山之石——以新加坡为例 ?他山之石——以土耳其为例 ?他山之石——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 装修新风尚:文化元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马可波罗“中国印象”系列 传统文化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是 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对化解社会面临的矛盾冲突及 人生面临的种种困惑,能够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帮助 ? 国务院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人与他人的关系 中国古代学者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主要的有仁、礼、 和、义、信。 (三)个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忠”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要观点“天人合一”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和超越,积极开发传统人生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以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善念与福传 一个持续善良的念头能够让人类以为毫无生命的水,产生如此美丽馨香的结晶(图1为读过日、德、英文“爱、感谢”的水结晶)。而一个恶念,却让纯净的水变得丑陋(图2)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