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认知偏差的认知心理学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决策认知偏差的认知心理学分析.pdf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08)05—0075—05 决策认知偏差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口周菲 (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文章综合了国内外有关决策偏差的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对决策认知偏差 类型、认知偏差的形成机制以及纠偏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使决策者认识决策过程中认知偏差的客观性以及决策 过程中人脑的有限理性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3.6,偏差;心理机制;有限理性 偏向则表明,决策者在面对一项风险决策任务难 一、决策认知偏差的类型 以拍板决断时,则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行,适应力下 (一)归因偏差。归因偏差是指决策者的归因 降或认为自己智商较低,于是就更加紧张,更加难 由于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脱离逻辑的偏向,主 以决断。也就是说,正性的行为进行个性紧因,负 要表现为:(1)基本归因偏差。这种偏差表现为决 性的行为进行情境紧因。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策者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决策者的自我防卫能力,或是决策者为了加强其 社会心理学家J·捷里和J·格林认为,这种现象的 控制客观世界的自我感觉,从而造成对决策信息 产生是因为决策者头脑中有一种信念,即每个人 的曲解。 要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负责,因此往往更多地从内 (二)直觉偏差。当决策者面临一个风险性或 因去评价行动结果,从而忽视了外因对行动结果 复杂性较高的决策任务时,通常会依据自己的直 的影响。这种对个体和个体行为的过度关注可以 觉或一些常识来进行决策。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觉 导致决策将行为的结果归因于个性因素,如能力、 决策可以获得“满意解”,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产 特质和动机等。(2)行为者一观察者归因偏差。决 生决策的系统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1)代表性 策者往往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内因,而把 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如果决策者是行动者,将 一系列的心理实验证明,随着情境中细节数量的 更加强调情境的作用,如果决策者是观察者,将更 增加,该情境发生的概率只会逐渐降低,但是它的 加强调行动者的特点。行动者一般比较清楚影响 代表性和由此带来的外显的可能性却会上升。也 他们行为的各方面的环境条件,深感条件的约束 就是说,相对于一般情境而言,决策者会认为表述 力,而对自己的主观缺点往往认识不足。反之,观 非常具体的事件似乎更有可能发生。同样,代表性 察者站在行动之外,他往往认为行动是行动者个 直觉还会导致“小数法则”和“赌徒谬论”。“小数法 人的事,因而成败也应该主要由行动者个人负责, 则”是相对于统计学中的大数法则而言的。因为统 从而习惯于把成败归因于行动者个人。(3)自我中 计学中,大数法则会使我们认为,抽取的样本越 心偏差。自我中心偏差包括自我服务偏向与自我 大,该样本与总体平均数越接近。但代表性直觉会 损害偏向。自我服务偏向是指决策者把决策的积 使决策者认为,从总体中抽取的小样本具有自我 极结果归因子自己的能力、智力、学识水平等,如 修正的功能,因而它与总体的平均数的接近程度 某一决策成功是因为我个人的判断能力高于他 仍然很高。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在1971年和1973 人,而把决策的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自我损害的 年所做的一系列实验表明,决策者往往忽视样本 收稿日期:2008—07—10 作者简介:周菲(1954-),女,辽宁大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