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思想渊源及演化探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环经济思想渊源及演化探析.pdf

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循环经济思想渊源及演化探析 王晓冬 (长春税务学院外语系,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严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循环经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增长方 式。因此,从理论上理清循环经济思想的来龙去脉,理解和继承前人的思想理论,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是发 展循环经济的实践需要。 关键词:循环经济;天人合一.夕h部性;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8)11—0041—04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问题日趋严峻。面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 难题,人们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形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智选 择。因此,从理论上理清循环经济思想的来龙去脉,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需要。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循环经济思想萌芽 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求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的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儒家和谐思想。孔子提倡以仁待人,以仁待物。《中庸》中说:“致中 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天下一切感情和道理的根本,“和”是对待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 原则。它强调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正常运行,万物便各得其所而繁荣生长。孔子及曾 子把保护自然提到“孝”的道德行为高度,提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 时,非孝也。”将不合时宜地滥伐幼树,捕杀未成年的禽兽斥为不孝,这样的道德规范具有保护自然的实际 意义。宋代张载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学者,他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 故天人合一”。宋儒程颐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明代王阳明也说:“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 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儒学认为天地是万物与人的养育者,天、地、人万物为一体,人的行为应当 遵奉天,效法地。汉代董仲舒所提出“天人感应”之说,认为天、地、人所处的地位、作用虽不同,但三者是 合而为一的。可见,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的都是人体内的运动规律与宇宙天体、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是一 致的,人的意识和行为融人自然界之中就会有超然的力量;强调人类应当认识、尊重和保护自然,而非片面 强调利用、征服甚至破坏自然。川 从儒家和谐思想到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辩”,再到董仲舒、张载的“天人合一”,最后到宋明理学的“万 物一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 人生观。【21由于古人对环境、自然的崇尚,周朝时制定了“野禁”和“四时之禁”,即在限定的时间内不准砍 伐山林树木、滥捕鸟兽和鱼类、割草烧灰,以利于动植物的繁荣生长。这些理念与主张都渗透着循环经济 所提倡的保护自然和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二、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循环经济思想萌芽 1.西方古典经济学关于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构成一国真实财富与收 收稿日期:2008—07—06 作者简介:王晓冬,女。长春税务学院外语系讲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41 万方数据 《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人的,是一国劳动与土地的年产物的全部商品。”因此,一国所获得的财富如已达到其土壤、气候和位置所 允许获得的限度时,经济发展就达到了极限。在这种状态下,其劳动工资低落到仅足以维持现状,人口不 再增长,资本达到饱和,各地的竞争剧烈异常,利润几乎为零,国民财富和收入不再增长,即社会经济将处 于自然极限的停滞状态。【3’在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看来,由于地主和资本家为追求利润无限制地利用资源, 造成环境破坏,结果是人与自然的均衡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加剧。可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必然导 致少数人对资源的大量占有并扩大生产,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