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节 小儿暑温
小儿暑温
小儿暑温是由感受暑热时毒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临床以高热,昏迷,抽搐,甚则内闭外脱为主要特征。小儿暑温一名首见于《温病条辨·上焦篇》,该书记载“小儿暑温,身热卒然惊厥。”指出了本病证的命名和证候特点。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在古代医籍中尚有“暑风”、“暑痉”、“暑厥”等名称。“暑风”者手足搐搦而动,“暑痉”以项强或角弓反张为名,均是指暑热亢盛引动肝风之证。“暑厥”必见手足逆冷,是指暑热直犯心包,起病即见神昏肢厥者。小儿暑温包括许多夏季所患身热、神昏、抽搐等热性病证,本节是论西医学所称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人兽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如猪等感染后都可成为传染源。蚊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被感染的蚊虫通过叮咬人和动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患病者比例较小。成人大多通过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婴儿从母体所获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患者大多数为10岁以下的儿童,尤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本病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在7、8、9月暑热亢盛时节,南方比北方早,过去常呈季节性流行,严重威胁小儿健康和生命。大规模推行预防接种,发病率明显下降,基本上消灭了流行趋势,呈少数散发性疾病,发病症状亦有所减轻。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患病者甚少。
本病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病情凶险。病情轻者,尚能顺利康复;病情重者,可危及生命或留下严重后遗症。
【病因病机】
本病由感受暑热时毒所致。小儿肌肤疏薄,经脉脏腑稚嫩,神气怯弱,不耐暑热时毒,一旦感触,暑热时毒从肌表而入,一般按温病卫、气、营、血规律传变。由于暑邪暴烈,易化火、生痰、生风、生惊,迅速传变,一经发病,卫、气、营、血之间的传变界限往往难以严格划分,常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热、痰、风充斥,在正不抵邪时,又可迅速发生内闭外脱危象。暑易伤阴耗气,邪正交争,病至后期常致气阴受伤,余邪留恋,热、痰、风不清,使病情迁延。若日久不愈,脏腑经络难以恢复功能,可致终身病残的后遗症。
邪犯卫气 暑邪初侵卫分,表卫失和,可见发热、微恶风寒等症,但迅速化热化火,传入气分,阳明热炽,则见高热、口渴、便秘等。暑多夹湿,若湿邪偏重,易困阻太阴,蒙闭清阳,可见脘痞、呕恶、便溏、嗜睡等。
二、气营两燔 热毒蕴结气分不解,内窜营分,陷于厥阴,闭阻心窍,引动肝风,则见高热、昏迷、抽搐三大主症。此即是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形成热、痰、风三证。
三、邪入营血 邪毒深入营血,营血热炽,伤津劫液,阴分受伤,热伏于内,则见身热夜甚。痰热交结,深闭心窍,内动肝风,则见昏迷不醒、反复抽搐。血分有热,迫血妄行,则见皮肤发斑、衄血等出血。壮热日久,元气大伤,则可见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整,甚则正不抵邪,内闭外脱,而见面白肢厥、脉微欲绝。
四、邪恋正虚 病至后期,长期高热、昏迷、抽搐之余,正气耗伤,余邪留恋不去,热、痰、风不尽,余证诸生。
1.余热未尽 暑热易伤阴,病后阴液耗伤,阴虚生内热,则见低热不退等症。暑热亦易伤气,体禀不足,气阳受伤,营卫不和,则见不规则发热。气阳不足,肺脾气虚,则见面白光 神倦、纳呆便溏等症。
2.痰蒙清窍 热盛生痰,痰留不去,有痰浊和痰火之别。痰浊内阻,蒙闭心窍,阻于舌根、气道,则见意识不清、痴呆失聪、吞嚥困难、喉间痰鸣;若痰火内扰,心肝火旺,则见狂躁不宁、嚎叫哭闹。
3.内风扰动 病后损伤真阴,肝肾阴亏,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则见肢体震颤、不自主动作。若气血痹阻,则见肢体强直性瘫痪,属络中之风,为虚中夹实证候。
总之,暑热时毒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热、痰、风相互转化为主要病因病机。由于邪毒传变迅速,常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甚则呼吸衰弱、内闭外脱。气营同病,热、痰、风充斥为病机病变中心。后期邪恋正虚,或余热未尽、或痰蒙清窍、或内风扰动,亦为热、痰、风不尽之病机变化。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 有严格季节性,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有蚊虫的孳生,多为易感儿童。
2.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病程可分4期。初期:病程第1~3天。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嗜唾,可有脑膜刺激征;极期:病程第4~10天。持续高热,烦躁,嗜唾,谵妄,昏迷,抽搐,严重者呼吸衰弱、内闭外脱,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阳性;恢复期:病程第10天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意识逐渐转清,抽搐逐渐停止,神经系统体征逐渐消失,一般于2周左右完全恢复。重者可有持续低热、意识不清、痴呆、狂躁、吞嚥困难、失语、失听、失明、肢体震颤或僵硬等,经积极治疗大多数于6个月内恢复;后遗症期:少数重症病人,6个月后仍留有恢复期症状,不能完全恢复,如痴呆、瘫痪等。
3.实验室检查 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多,一般在(10~20)×109/L,病初中性粒细胞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