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与况周颐“艳词”格高韵远之特质探蠡.pdfVIP

纳兰与况周颐“艳词”格高韵远之特质探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兰与况周颐“艳词”格高韵远之特质探蠡.pdf

2012年5月 学 术 交 流 May,2012 Academic SefiaJNo.218 总第218期第5期 Exchange No.5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纳兰与况周颐“艳词”格高韵远之特质探蠡 孟 洋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 【}青要]有清一代,“艳词”的内涵特质一度成为词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清初纳兰性德以 “独抒性灵”、比兴寄托的理论和创作,有力地奠定了“艳词”格高韵远之特质的坚实基础。纳兰借 艳词抒写真实的人生况味、悲痛的生命体验和坎坷的心灵历程.故其词往往笼罩着一层衰艳妻绝 的感伤色彩。迨晚清常州词派之况周颐,以“艳词”写沉痛而融摄“重、拙、大”之旨.其词融家国身 世于一体.而又出之以旖旎温库之笔,不仅丰富了“艳词”的内容含量.且再次充分展现了“艳词” 格高韵远之美感特质。此外,两人的词学实践也在某种程度上揭橥了清代词人努力将“艳词”回归 正统文学阵营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纳兰性德;况周颐;“艳词”;格高韵远 一、清代的“艳词”观——“骨艳”与“貌艳”之轩轾 “《国风》美人”、“《离骚》香草”的比兴寄托手法历来被视为文人摅发情志所必须遵从的创作范式, 然既是“美人”、“香草”,便不免与“闺桷绣户”、“男女哀乐”相关联,更不免要以“艳”之姿态呈现于世 人,因此陈子龙说:“夫风骚之旨。皆本言情。言情之作,必托于闺檐之际。”【I]”朱彝尊亦言:“善言词者, 假闺房儿女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焉耳。”¨J“这样的意象链接自 然是顺理成章、无可厚非之事,然创作主体欲以“艳”之面目来表达何种内心之情致才是判定词作优劣 的关键。《花间》词“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南唐二主词“穰鲜婉丽,极哀 艳之情”,皆为“艳”词之权舆,“婉约”词风继而“椎轮大辂”,“踵事而增”,此后词格愈益卑下,柔曼旖旎 之声不绝如缕。自苏轼首倡“豪放”词风,以“天风海雨”之势“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后,“艳”词的正统根 基遭受到r极大的撼动,并被“豪放”词风划分半壁江山,与之分庭抗礼。虽然在词家们的视域中“艳” 词创作明显附着了被淡化的痕迹,但在自觉进行词学建构的漫长过程中,词学家们却从未停止过对 “艳”词自身之存在价值的反思与重估。明清诸家每每从不同角度对《花问》、南唐词的语言、结构和主 旨给予“有意味”的解读,陈子龙日:“自金陵二主以至靖康,代有作者。或裱鲜婉丽,极哀艳之情;或流 畅淡逸,穷盼倩之趣。然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张惠言称:“温庭筠最高,其 言深美闳约。五代之际,孟氏、李氏君臣为谑,竞作新凋,词之杂流,由此起矣。至其工者,往往绝 伦。”【2””郭磨云:“词之为体,大略有四: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 晏元献、欧阳永叔诸人继之。”12JI”况周颐日:“《花间集》欧阳炯《浣溪纱》云:‘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 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自有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矣。半塘僧鹜日:‘奚翅艳而已,直是大且 重。’苟无《花间》词笔,孰敢为斯语者。”旧1”综合诸家评论,唐五代、北宋“艳”词之佳处实在于“情” “辞”之自然、真挚,正如“涩”有“貌涩”与“至涩”、“率”有“直率”与“真率”、“色”有“借色”与“真色”之 轩轾,“艳”亦分有“貌艳”与“骨艳”之良窳。“貌艳”者因缺乏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笔墨而极易流于淫 靡、儇薄、俚俗之圈祯,正如先著、程洪所言:“韵,小乘也。艳,下驷也。词之工绝处乃不主此。今人多 [收稿日期】2012—02—25 【作者简介】孟洋(1983一),女,黑龙江绥化人,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75· 万方数据 以是二者言词。未免失之浅矣。盏韵则近于佻薄.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