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创伤麻醉,创伤患者的麻醉,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创伤病人的麻醉,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越战创伤,越战创伤电影,越战创伤迅雷下载,战后创伤综合征,战争创伤后遗症
战创伤麻醉
1.野外麻醉
在战争状况下,大部分伤员的早期救治不能在正规医院进行,因此,野外条件下的麻醉、镇痛与复苏便成为一个专门的问题。
1.1 人员组成 参加野外麻醉的麻醉医师,应当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及较丰富的临床麻醉经验,对所配备药品、麻醉设备及急救器材能熟练应用。通常按每个手术台(即一个外科模块或单元)1或2名麻醉医师的比例配备,保障一昼夜内能平均完成20例手术。
1.2 麻醉设备 携运轻便、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麻醉机及呼吸机是必需设备。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必须配备自动膨胀呼吸囊。野战麻醉期间,伤员的监测除依靠麻醉医师的直接观察外,有条件应尽可能采用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基本监测设施。此外对危重伤病员,监测中心静脉压、体温、潮气量十分必要。应按一定基数配齐气管导管、常用麻醉药、急救药品和复苏器材等所需物品。
1.3 麻醉方法 野外条件下,采用何种麻醉方法,主要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条件、设备及麻醉医师的技术和经验。野外麻醉的基本要求是:麻醉后苏醒迅速,能保持气道通畅和循环稳定。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各级救治所采用的麻醉方法都比较简单,师、团救护所的手术以清创占绝大多数,主要采用普鲁卡因局部麻醉。60年代初的情况大致相似。70年代末,由于专科手术治疗队前移,而且后送条件改善和加强,普遍采用氯胺酮、东莨菪碱静脉复合麻醉,局部麻醉较以往明显减少,吸入麻醉基本未用。在现代条件下,如海湾战争等,战创伤救治与平时创伤救治的差别逐渐缩小。
2.战创伤麻醉的基本问题
2.1 呼吸管理 呼吸困难的处理是伤员早期救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常见原因有气道阻塞(如胃内容物反流、异物存留或舌后坠)、气道烧伤、中毒、肺或气道损伤、喉痉挛或水肿等。
2.1.1 维持呼吸道通畅 包括清理口腔、头后仰,放置口咽通气管、喉罩、气管内插管,必要时,行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对于声门暴露困难的伤员,可采用逆行牵引气管插管法。对伴有张力性气胸者,要在胸腔穿刺排气或行闭式引流后再给予加压通气。
2.1.2 氧疗 除了轻伤员以外,吸氧对所有伤员都是有必要的。吸氧体积分数一般为40%~60%即可,长时间吸入70%以上氧,可导致肺不张和氧中毒。野外条件下,氧气供应不充分,须注意留足贮备以供急需。小型便携式贮氧罐虽便于携带,但仅能供数小时,而且再次充氧有时十分困难。因此,有必要研制和配备氧气发生器。
2.2 早期镇痛 疼痛不但增加伤员的痛苦,而且能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伤病员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功能,导致情绪紧张、兴奋、失眠、剧烈的血压波动和脉搏改变、呼吸加快、变浅、咳嗽无力等,不利于恢复。伤后镇痛与手术中镇痛要求不一样,给药方法原则上需要先用1次冲击量,然后再追加。追加量不宜太大或太频繁,以免超量,引起呼吸抑制。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可控性要比静脉用药差,尤其是休克状态下更难掌握。在低血压阶段肌肉注射药物,不能按照正常情况进入血循环而滞留,如因镇痛效果差而增加追加量,一旦休克改善而加速药物吸收,可导致呼吸抑制。常用的镇痛药有吗啡、哌替啶、芬太尼、二氢埃托啡、利多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等局部麻醉药;可通过口服、含化、肌肉或静脉注射和局部与区域阻滞方法给药。在伤员自救互救时,可采用镇痛药浓缩制剂自动注射器,或应用止痛自控药泵(patient controlanalgesia,PCA)装置,应用于伤员转送期间或术后镇痛。
2.3 麻醉方法
2.3.1 麻醉前给药 伤病员麻醉前能否用药,应根据其全身状况、后送时间、手术时间及转送期间是否用过有关药物等决定。一般可在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05~0.1μg及阿托品0.5~1.0 mg或东莨菪碱。
2.3.2 麻醉诱导 麻醉诱导期间,应注意胃内容物反流或呕吐物误吸,以及循环的平稳。常用药物有:(1)硫喷妥钠:短效中枢抑制剂,能迅速使意识消失和呼吸抑制,用量较大时,对循环的干扰也增加,一般用量为2~3 mg/kg;(2)氯胺酮:是一种具有强效镇痛作用的中枢选择性抑制剂,应用于伴有休克的伤病员较为安全。但对危重伤员也可能引起血压下降或心肌抑制。用药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或明显的精神症状(如躁动、谵语或幻觉等),后者可通过合用咪唑西泮或异丙酚等药而减轻,氯胺酮常用剂量为2 mg/kg静脉注射或5 mg/kg,肌肉注射;(3)异丙酚:强效镇静药,主要特点是诱导快,镇静作用强、苏醒快、副作用少,因此,注射速度不宜快,否则可能引起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常用剂量为1~2 mg/kg;(4)咪唑西泮:具有良好的镇静或抗焦虑作用,能增强吗啡类效应,常用量为0.2~0.4 mg/kg;(5)依托咪酯:适用于全麻诱导或短时间手术的麻醉,静脉注射后1 min内起效,作用可维持10 min左右,苏醒迅速而安全,用量为0.3 mg/kg,缓慢静脉注射。1 h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