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前言 二. 提高输电电压等级的必要性 三. 我国发展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的前景 四. 电力系统发展对高电压技术的促进 五. 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对高电压技术的促进 六. 高电压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七. 结语 一. 前言 1. 高电压技术的起源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F.W.Peek)研究解决110kV输电线路电晕后,于1915年出版“高电压工程中的电介质”的专著,首次提出“高电压工程”(High Voltage Engineering)这一术语。 这一术语在西方发达国家沿用至今,说明高电压技术与输电工程关系的密切。 2.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内容 Peek的书名指出了高电压技术的核心内容,只是应修正为“高场强下的电介质现象”,因为绝缘介质的放电取决于场强而和电压无关。 (电介质的四大特性参数: 、 、 、Eb) 所以高电压技术的基本内容是研究: -绝缘结构与特性 -过电压及其防护 -高电压测试技术 3.高电压技术的特点: 实践性强 Peek解决输电线路电晕问题完全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计算线路电晕起始场强和电晕损耗的著名的Peek公式是经验公式,迄今仍被电力设计部门采用 迄今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设计最终仍要靠实验方法确定 4. 历史上关于高电压技术人才需求的讨论 讨论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主修强电的人数锐减 1983年在美国电力会议上列为专题进行讨论 1986年在美国IEEE的PES冬季会议上第二次讨论 1993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第8届国际高电压会议上专题讨论 会议的结论:需要培养高电压技术人才 5. 电力工业的全球复苏 2001年初,美国和巴西严重缺电,对电力工业敲响了警钟 2003年8月14日,美国6个州和加拿大2个省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损失严重 2003年8月24日,英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停电2小时 2003年9月23日,瑞典和丹麦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2003年9月28日,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同时停电,8小时后,罗马地区才恢复停电 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始重新关注电力系统的发展 6. 高电压技术专业仍会不断发展 以德国为例,共有十所学校设置高电压技术专业(亚琛、柏林、布伦瑞克、达姆施塔特、德累斯顿、汉诺威、伊尔曼诺、卡尔斯鲁厄、慕尼黑、斯图加特) 国际高电压工程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简称ISH)从1972年以来,已举办了13届,今年第14届ISH将于8月在北京召开 近10年来,我国出版的高电压技术教科书有十余种之多;高压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二. 提高输电电压等级的必要性 1. 输电线路传输容量的制约因素 (1) 线损与发热 电流超过导线最大允许载流量时,导线温度过高会引发事故(2003年8月14日美国与加拿大的大停电, 就是因为俄亥俄州一条线路过载而使弧垂增大以致触及树枝而引发的) (2) 线路电压降 电压偏差过大,不能保证电能质量 (3) 电力系统稳定: Pmax=U2/X 对远距离输电而言,稳定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2.全球交流输电电压等级发展的情况 3. 国外750kV输电的发展情况 4. 国外在特高压输电方面的研究 1985年苏联建成1150kV线路,有5年运行经验。苏联解体后, 输电容量大幅减少, 目前降压为500kV运行。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建成三条距离不长的1000kV线路(不超过240km), 主要目的是可压缩线路走廊以节省土地资源, 因与之配套的大型核电机组推迟投产,目前降压为500kV运行, 计划2015年前后升压至1000kV。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建成两条试验线段: 一为1500kV; 另一为1200kV. 由于其后国情变化,暂不发展远距离输电而终止研究. 5. 我国输电电压等级发展滞后 220kV线路于1943年投运 330kV线路于1974年投运 500kV线路于1981年投运 三峡水电站装机18.2GW, 输电电压: AC500kV; DC±500kV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12.6GW(已经运行20余年), 输电电压: AC765kV; DC±600kV 三. 我国发展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的 前景 1. 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的情况 2. 人均装机容量的差距 2004年我国人均装机容量仅0.34kW 约为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值的1/5 约为美国的1/10 2020年我国装机容量将达900~950GW, 那时人均装机容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 我国交流输电线路的一般输送容量及输电距离 可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