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摄影在艺术的路上能走多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念摄影在艺术的路上能走多远.doc

观念摄影在艺术的路上能走多远? 本文阐述了观念摄影诞生的历史源流及演变过程,厘清了新摄影与观念的区别,剖析观念摄影的发展脉络以及对于当代艺术的影响与作用。   当摄影开始以观念的名义进行创作时,摄影就改变它原来的本性,从真实客观与记录走向了主观观念的导演,与纪实摄影的距离越来越远。观念摄影由摄影的一种门类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当今中国,从事当代艺术摄影的人(多为观念摄影)绝大部分都出身于美术院校,他们既不具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头衔,也无意成为这种摄影团体之一员。与传统摄影师分属于美术界和摄影界两个圈子,他们的作品首先刊发在美术界刊物,他们关心的是来自美术界的认同而不是摄影界。摄影从一种记录工具变成艺术的表现语言。观念摄影这一特殊的艺术门类会在艺术的路上行走多远呢?   摄影缘何走向观念?   观念摄影在中国当今艺术界有很多的提法:如先锋摄影、新摄影、前卫摄影、实验摄影、概念摄影等。这一提法在不断地批评中走向成熟。单从概念上说观念摄影(也叫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应该是一种以摄影为媒介的观念艺术创作。其实质是观念艺术在媒介上的一种延伸与演变。是从艺术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手段与形式。   在摄影诞生之初,就开始具有“观念”的意识,只是我们尚没有把这一提法给予明确的界定。摄影史上有很多无可争议的例证:雷兰德的《人生两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应该算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在这些作品中说明观念摄影自摄影之初就已经开始运用并发扬光大了。而观念摄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的作品具有观念的特性并不能算作观念摄影。观念摄影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   与西方的观念摄影起源相比较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1976出现的诸如蒙敏生、王秋生等人用摄影作品对“文革”进行反思,带有反讽意味的作品也可以“划归”到观念摄影之中去。其后1979年的北京的“四月影会”和随后出现的“裂变群体”,北京现代摄影沙龙,上海的“北河盟”、厦门的“五个一”、哈尔滨的“方尖碑”广州的“人人影会”,他们在摄影中有了一种观念的显现。但是这些并不是中国观念摄影的起源,他们仍是用纪实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并没有进入当代艺术的思考、评介与叙事语境中,于是与当代艺术的距离与差距越来越大。   在中国,当代摄影领域最早明确出现“观念艺术”(也叫观念主义)是1988年4月28日总第44期的《摄影报》上一篇《我们的作品等待社会的检验》文章中提到的。中国摄影出版社1991年翻译出版的《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第一次相对完全地介绍了“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的概念。   首次确切地提出“观念摄影”这一概念是刘树勇在1997年8月7日,在香港的《现代摄影报》上的一篇《权力——关于观念摄影的对话》。   新摄影=观念摄影?   新摄影是个很大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有新纪实、新地形、新色彩摄影,还包括以摄影作为艺术语言的装置摄影、行为摄影、雕塑录像摄影等等,是与原来的摄影相比较而言的。观念摄影在中国诞生之初,由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名称,有人称之为“新摄影”(实际上是new photo),这个名称也让不少人混淆,反映了当时摄影人寻求变化,向国外寻求一种援助的饥渴心理。这里可以简单地说New Photo是中国观念摄影实践的最早的探索杂志之一吧,以影像的形式展示创作者突破传统纪实的影像是。它是中国摄影史上不得不提到的一本非官方的杂志。   1996年,从事传统纪实的摄影师们在一起探讨摄影新出路,他们苦于找不到一种方法突破当时的影像方式。苦闷之中,他们自己独立探索,这时,刘铮和荣荣等人创办杂志New Photo,该杂志只发行了四期,连续刊登了中国观念摄影领军人物的作品。1997年北京举办了新影像观念摄影展。摄影家出身的刘铮、荣荣、韩磊、吴小军与艺术家出身的洪磊、庄辉、赵半获、郑国谷逐渐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一个观念摄影的小圈子。洪磊的《紫禁城的秋天》、刘铮《三界》、荣荣的《废墟》、郑国谷《阳江青年与武警打斗》、颜磊的《4*4》、庄辉的《一个和四个》,其中不乏以纪实手法拍摄的作品,但是已跳出了传统表达手段。已不是传统的抓拍和客观地记录现实世界,而是带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层思考与艺术想象力来进行创作。镜头对准日常生活,把摄影作为一种媒介来表达艺术观念。运用拼贴摆拍、行为摄影、综合媒介、行为艺术照片、模拟、摄影装置等六种手法。New photo成为最早向国际艺术界传播与交流中国观念摄影的媒介。也是摄影作为独立创作媒介的开端。也是艺术家寻找观念摄影艺术语言的开端。   1990年代中期,韩国艺术评论人Kohtaro Lizawa来中国采访刘铮、荣荣和New photo,把New photo带到了韩国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