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师说》练习题2.docVIP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师说》练习题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师说》练习题2,高中语文必修1师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陕西学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文景路校区高中语文《第12课 师说》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一、双基夯实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贻(yí)  嗟乎(jiē)  针砭时弊(biǎn) B.郯(tán) 严谨(jǐn) 不拘于时(jū) C.聃(dān) 阿谀(ā) 六艺经传(zhuàn) D.蟠(fān) 句读(dòu) 不屑一提(xiè) 【答案】 B(A.砭:biān;C.阿:ē;D.蟠:pán。)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圣益圣 (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这些;贤:才干) C.惑之不解 (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教:教育) D.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是故:因此) 【答案】 B(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3.找出“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其可怪也欤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吾未见其明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 A(A项的“其”为副词,表强调。B、C、D三项中的“其”为代词。) 4.对下面各句中的“于”,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而耻学于师 ③其皆出于此乎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⑤不拘于时 ⑥学于余 ⑦青,取之于蓝 ⑧而青于蓝 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A.⑤⑩ B.④⑧ C.②③⑥ D.①⑦⑨ 【答案】 A(都表被动) 5.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两个“卑”字都当“地位低”讲。A业:①学业,②技艺;B惑:①糊涂,②疑难问题;C行:①行走,②践行。) 6.下面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⑧不耻相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 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 【答案】 B(①③老师,名词;②⑤以……为师;④⑦⑨从师;⑥⑧学习) 7.与下列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忌不自信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答案】 A(宾语前置) 8.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请指出正确的一项(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案】 B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9~11题。 从“古之学者必有师”到“其可怪也欤”原文见课本。 9.从句式特点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答案】 A(都是判断句) 10.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 D 11.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答案】 B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 单箭易折,众箭难断 夫人爪之利,不及虎豹;膂力之强,不及熊罴,奔走之疾,不及麋鹿;飞苟非群聚以御外患,则反为异类食矣。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人知爱其父,则知爱其兄弟矣;爱其祖,则知爱其宗族矣。如枝叶之附于根干,手足之系于身首,不可离也。岂徒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哉!乃实欲更相依庇,以捍外患也。 吐谷浑阿豺有子二十人,病且死,谓曰:“汝等各奉吾一支箭,将玩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