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轼词两首》课时演练,苏轼词两首,苏轼词两首ppt,苏轼词两首原文,苏轼词两首优秀教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苏轼词两首翻译,苏轼词两首说课稿,苏轼词两首课件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 第5课 苏轼词两首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纶巾(lún) 酹酒(lèi) 樵悴(qiáo) 卷起(juǎn)
B.华发(fà) 故垒(lěi) 毫杰(háo) 樯橹(lú)
C.狼狈(bèi) 雨具(jù) 吟啸(xiào) 蓑衣(suō)
D.料峭(qiào) 箫瑟(xiāo) 泠然(lénɡ) 贬谪(zhé)
解析:A项,“纶”应读uān,“樵”应写作“憔”;B项,“毫”应写作“豪”,“橹”应读lǔ;D项,“箫”应写作“萧”,“泠”应读lín。
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尊还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示凭吊)
B.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
C.料峭春风吹酒醒(非常寒冷)
D.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
解析:料峭,形容微寒。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 B.千古风流人物
C.回首向来萧瑟处 D.同行皆狼狈
解析:A项,古义,指长江;今义,泛指江流。B项,古义,杰出的;今义,轻浮放荡。C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D 项,“狼狈”古今均形容“受窘的样子”。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吾得兄事之
解析: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词类活用现象。
答案:C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国神游
A.蚓无爪牙之利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多情应笑我
解析:例句与D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被动句,状语后置句;C项,判断句。
答案:D
6.名句默写。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完成7~8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作者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的词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析:先找出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然后分析其作用。写景是为了抒情或写人,根据词的内容,可以想到写景对人物或事件的衬托作用。
答案: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的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用:衬托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而这又是为了衬托英雄人物。
8.这首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古代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事业无成的形象;创造出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情感。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完成9~10题。
定风波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解析:“诗言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才能悟出他的旷达和坦然。
答案:“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情怀;“何妨”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坦然。
10.“竹杖芒鞋”是“闲人”步行所用,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作者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下了这首词,那么“竹杖芒鞋轻胜马”这“轻”字有何含义?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解析:解答本题需结合词中的具体意境,揣测作者深层的情感,“轻”不仅仅是客观的体力感觉,更是心理情感上的感受。
答案: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二)课外阅读
阅读苏轼的《浣溪沙》,完成11~12题。
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1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判断手法时要看写的是什么景,此词写的很明显是春景,而“病”字表明抒发的是哀情。描绘画面时首先要有对画面内容的细致描写,可以使用优美的词语进行描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二章 综合分析 .pdf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致敏物质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智慧水利大数据信息化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docx VIP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输(1).pptx VIP
- 14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四章 理论考试试题真题 .pdf VIP
- 2023年南宁市青秀区总工会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烟淄管道干线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GB50391-2014: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