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案和误读%3a潘金莲的研究反思.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案与误读:潘金莲研究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张平仁) 【内容提要】近些年为潘金莲翻案的研究中出现了拔高其品性、脱离原作实际的论点,主要表 现在以下四点:她追求真正的爱情;她的悲剧完全是男权制度压迫的结果,其行为是对男权制 度的反抗:她是追求人格独立、女№意识觉醒的代表;她对性的极度追求是心理焦虑的反映。 潘金莲的基本特点是缺乏道德自觉和精神超越能力而完全沉溺在个人欲望之中,这是为作品探 寻人}生和生命本质的主旨服务的。从-k-,}生主义视角可更深入、平允地开掘潘金莲形象。 【关键词】潘金莲翻案反恩 潘金莲自从在《水浒传》中出现后,便戴上了“淫妇”的帽子。至《金瓶梅》中提升为 第二二主人公,位列三大淫妇之首,恶名更是牢不可破。近现代州方思想传入后,人们发现了 男权的压迫和潘金莲的悲剧,转而为其翻案。翻案在两个领域进行,一是文学创作领域,代 表作品有上世纪二十年代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四十年代田汉的湘剧《武松与潘金莲》 (后改编为京剧《武松》)、八十年代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九十年代以后则有多部小说 或明或暗地利用了这一题材。二是理论研究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后热度至今未减。本 文主要以近十几年的理论研究为对象,反思一下对潘金莲形象的解读。《金瓶梅》中的潘金 莲是《水浒传》中形象合理的发展,改写了原先不太协调的一些方面,使其形象更为丰满、 鲜明,故本文若不特别说明,所论潘金莲以《金瓶梅》为据。 一、 研究的误区 潘金莲一方面美丽、有才,少小不幸,另一方面又淫荡、狠毒,最后命丧刀下。正是这 两方面巨大的差距及形成差距的原因,引起了人们持久的探寻热情。潘金莲受到了男权的压 迫,其淫荡、狠毒带有一定的反抗性质,不能简单以淫妇视之,不能认为其死有余辜,这些 观点都是对的,但近些年出现了不少过多为潘金莲开脱、拔高其品性、脱离原作实际的论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为其追求真正的爱情。如:“可是在内心深处,却依然是一片少女的净土,一个女 人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潘金莲对武松的追求,与崔莺莺、卓文君对爱情的追求多么 地相似。,,@“潘金莲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情感,这正是她英勇反抗封建制度的叛逆表现。”@‘‘如 果我们从潘金莲斗争的角度来审视她的一生,则会发现她只是一个渴望真爱和幸福并为之奋 斗的女人。”固“潘金莲追求武松不是不守妇道,而是在寻找理想爱情,……潘金莲为爱情而 斗争,为爱情而丧命,……她一开始勇敢地选择寻找真爱。”四 潘金莲的几次情感经历,包括对武松的追求,实在谈不上是真正的爱情。《水浒传》中 她拒绝了张大户的引诱,并不能说明她想追求真正的爱情,至多表明想追求年龄等条件与自 己匹配者,至于有无爱情就另当别论。追求武松往往被认为是向往真正的爱情,那得首先明 。李君:《两个在梦中跋涉的不幸女人.——浅论爱玛和潘金莲的形象》,《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圆于淑华:《为潘金莲辩说》,《昭吗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9期。 @拿丽:《从女权主义的视角看海丝特与潘金莲》,《济宁9币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李玉艳、李静:《关于苔丝与潘金莲的比较》,《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4期。 固李雪: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形象评析》, 《文学教育》2007年箔6期。 确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应包含形貌与心智两方面,而她对武松的喜欢只是限于其长 大而有力气的身体,对武松的侠义正直、为民除害根本没有在意,若换个和武松一样形体的 人,她会照样喜欢(后委身于两门庆正因为此)。另外,被拒绝后她对武松肆意诬蔑,破口 大骂,哪里有一点爱意存在?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倒是表现了真爱——对武松因被拒 而更加敬重,以死在武松手刀为最犬幸福。可惜这些都没有原作依据。对两门庆更基本是出 于欲望的满足,否则不会私通琴童和陈经济。对比一下李瓶儿和西门庆的关系这一点就会很 明白。即使她曾两次给两门庆写过情意绵绵的曲词,也只是冈情求欲。和陈经济关系算不错, 但也不出欲的范围。事实上陈经济对她的情感要比她对陈经济的真得多,在王婆家等待发卖 时陈经济己告知去筹钱来娶她,听到武松愿娶后,却急不可待地表示愿嫁,这哪有真情在? 真辜负了她死后陈经济的眼泪。总之,潘金莲对男人的追求主要是出于欲望的满足而非真爱 的向往。若说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只求欲而不求情,这样写是作者的偏见和疏漏,那我们就得 肯定世上没有这样的女人,并且作家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