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治与预防.doc
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治与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目前,艾滋病不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CD4+ 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它是HIV感染最主要的靶细胞,HIV感染人体后,出现CD4+ 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CD4+/CD8+ T细胞比值倒置现象,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如果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CD4+ T淋巴细胞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目前常用流式细胞仪和/或CD4+T 淋巴细胞计数仪检测CD4+T 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是: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病程进展、确定疾病分期和治疗时机、判断治疗效果和HIV感染者的临床合并症。感染HIV后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急性感染期以CD4+ 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为特点,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 T淋巴细胞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无症状感染期以CD4+ 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为特点,CD4+ T 淋巴细胞数多在800~350/mm3之间,此期持续时间变化较大(数月至十数年不等),平均持续约8年左右;进入有症状期后CD4+ T淋巴细胞再次较快速的减少,多数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数在350/mm3以下,部分晚期病人CD4+ T淋巴细胞数甚至降至200/mm3以下,并快速减少。
机会性感染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常不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则为这类病原体造成了感染的机会,它们乘虚而入,侵入病人体内,导致各种感染,因此,被称为机会性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 随着病情发展常出现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多种机会性感染。本来抵抗力降低了的艾滋病患者,再加上机会性感染,有如雪上加霜,因而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受感染的器官系统广泛,患者被感染的机会频繁。通常一位艾滋病患者同时有几种机会性感染,这些病原体对正常人致病性低,但对艾滋病患者则可危及生命。机会性感染在AIDS的诊断、临床分期及临床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机会性感染是患者就诊、入院、死亡的重要原因。
常见机会性感染的诊治与预防
(一)肺孢子虫肺炎 耶氏肺孢子虫( Pneumocystis jirovecii) 是人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 ,PCP) 的病原体。虫体附着在肺上皮细胞表面寄生,很少侵入细胞内。生活史包括四个阶段:滋养体、包囊前期、包囊和子孢子(也叫囊内小体) 。肺孢子虫因具有原虫的一些典型特征被归属于孢子虫纲原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肺孢子虫与酵母菌非常相似,现在归属真菌。
1.诊断:
(1)起病隐匿或亚急性,干咳,气短和活动后加重,可有发热、紫绀,严重者发生呼吸窘迫;(2)肺部阳性体征少,或可闻及少量散在的干湿啰音。体征与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3)胸部X线检查 可见双肺从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有时呈毛玻璃状阴影;(4)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严重病例动脉血氧分压(Pa02)明显降低,常在60mmHg以下;(5)血乳酸脱氢酶常升高;(5)确诊依靠病原学检查如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肺组织活检等发现肺孢子虫的包囊或滋养体。
2.治疗:
(1)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改善通气功能,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如病人进行性呼吸困难明显,可人工辅助呼吸。中重度PCP病人(PaO2<70mmHg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35mmHg,可用强的松40mg每日2次口服5天,改20mg每日2次 口服5天,20mg每日1次口服至抗PCP结束;如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用量为上述强的松的75%。(2)病原治疗:首选复方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