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泰山所在地常规祭祀考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泰山国家常规祭祀考论 刘兴顺 (泰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泰山研究院,山东 泰安 271021) [摘 要]隋唐时期,受秦汉以来国家郊祀传统和思想观念影响,首次确立了立春祭泰山的制度,岳令作为东岳庙管理官员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显示着国家对东岳庙的重视,官方对岳庙的管理更加规范成熟。隋唐时期三祀制度出现,泰山位列中祀,在泰山祭祀史上首次明确标示出其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等级与规格,从不用乐看,表现出与其它中祀的不同之处。山川封爵现象在唐代出现,泰山神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对唐代的泰山所在地常规祭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泰山常规祭祀;立春;岳令;中祀;泰山神 两汉时期,国家正祀中的泰山祭祀,逐渐形成了所在地的祭祀与非所在地的祭祀两个系统。延至隋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内容与形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与此前相比,这一时期的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起来,为泰山祭祀的考论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国家正祀中的所在地泰山常规祭祀进行梳理与考论。 一、从一则刻石看泰山祭祀时间、地点与东岳祠的管理等事项 唐岱岳观双束碑今存贞元十四年题刻一则,“检校尚书驾部郎中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兼兖州刺史侍御史充本州团练使任要,贞元十四年正月十一日立春祭岳,遂登太平顶宿。其年十二月廿一日立春再来致祭,荼宴于兹。同游诗客京兆韦洪、押衙王迁运、乾封县令王怦、尉邵程、岳令元寘,造车十,将程,日昇后到,续题。制诏太常:春夏秋冬腊延熹四年(161)太常博士黄积厚298-299南朝梁崔灵埋牲、玉帛的坑穴隋唐时期给各官署以所收地租补充办公经费的公田?内外各官署均依照等级高低,。古代按品级授予官吏作俸禄的公田。(十二),泰山封禅完毕,“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仍令所管崇饰庙祠”。[25]P372从“仍令所管崇饰庙祠”看,东岳祠成为三公一等的天齐王的祠庙,其对泰山祭祀的主神名号自然会产生影响。 此前,泰山所在地常规祭祀中,祭祀主神为东岳泰山,直接称“东岳泰山”、“东岳”、“东岳岱宗”等。如前引《通典》。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但并未对泰山祭祀的主神称号立即产生影响。如成书于开元二十年(732)的《大唐开元礼》,其泰山祝文仍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子嗣天子开元皇帝某,谨遣具官某,敢昭告于东岳岱宗。”[18]P200泰山祭祀时仍称泰山神为“东岳岱宗”,可见泰山虽被封王,但并未立即影响到国家祀典。 而至玄宗天宝年间,泰山神的称号悄然发生了变化。显示这种变化最早的文献见于《册府元龟》,天宝十载(751)“二月己亥,分遣嗣吴王祗祭东岳齐天王”。[26]P346-347此虽为非常规祭祀,但却昭示着祭祀主神称号的变化。此后,因安史之乱,泰山祭祀受到影响,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中祀以下祭祀暂停,到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五月恢复了《开元礼》对泰山的祭祀规定。而贞元九年(793)颁布《大唐郊祀录》,其卷八《祭岳镇海渎》载:“祭东岳岱山齐天王②于兖州界。”王泾案:“岱宗泰山,为四岳所宗也……吉礼及《开元礼》无封王之文,玄宗先天二年封华山岳神为金天王,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为齐天王。……至(天宝)十载正月,诏国子祭酒嗣吴王祗祭东岳。”[18]P786-787而其时的泰山祝文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子嗣天子某,谨敬遣某官姓名,敢昭告于东岳岱宗齐天王。惟神赞养万品,作镇一方,式因春始,谨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明荐于东岳岱宗。尚饗。”[18]P788可见泰山所在地常规祭祀时,已经正式称泰山神为“东岳岱宗天齐王”。又据《唐会要》,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制云:“正月一十二祭,……立春日,祭东岳天齐王、东镇东安公、东海广德王、东渎长源公。以上准祠令著定日。”[27]P514表明玄宗天宝十年(751)时,“东岳泰山”、“东岳”、“东岳岱宗”等泰山神祇的称谓已经正式更改为“东岳天齐王”,即由自然的山岳之神转化为人格化的帝王神。而这种改变最终体现在《大唐郊祀录》中,而且至少到贞元十五年,所在地常规祭祀仍然称泰山神为“东岳天齐王”。 朱溢认为:“虽然爵号已经出现在岳镇海渎的常祀中了,但册封山川神的行为对官方山川祭祀制度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原有的山川祭祀制度并未因为山川神被授爵而发生大的变化。”[28]P114泰山封王对泰山祭祀的影响仅限于泰山神称号的变化,而其中祀之地位、牺牲笾豆等制度并未因此而产生变化。虽然祭祀制度未受大的影响,但祭祀中称泰山为东岳天齐王,则表现出了泰山神祇由自然神向人格神的重大转变,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二)御署祝板与“五岳视三公” 所在地泰山祭祀仪式中,有读祝文的仪节,其祝文写在祝板之上。《新唐书》载,“祝版,其长一尺一分,广八寸,厚二分,其木梓、楸。凡大祀、中祀,署版必拜”。[19]P214又《通典》称,“祝版。凡天地郊祀及太庙,欲至享日,所司准程先进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