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开发保护的调查和思考.pdfVIP

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开发保护的调查和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941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 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稻鱼共生系统开发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青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onGIAHS andThinknessfor and —InVestigation DevelopingConserving Rice—fish Agriculture andNews Bureauof Culture,Broadcasting,TVPublishing QingtianCounty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旨在对受到威胁的重要传统农业 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保护。青田方山龙现稻鱼共 生系统保护项目,是由青田县政府提出,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 中心和联合国大学共同撰写申报材料,经农业部批准后向联合国粮 农组织申报,于2005年4月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批准,6月 正式被命名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授牌仪式。 1青田稻鱼共生的基本情况 1.1历史非常悠久 青田全县多山,百姓“梯山为田”,田中养鱼(俗称“田鱼”), 是鲤鱼的一个变种。青田县稻田养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200 年前置县以来就有养殖。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青田田鱼”: “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这是有关 关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295 青田田鱼养殖的最早文字记录。 1.2养殖环境适宜 青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历代村民引泉灌 溉,水无污染,土壤结构松散,富含矿物质,非常适宜田鱼的生长。 百姓“梯山为田”,在用溪水灌溉时,溪水中的鱼流入稻田自然生 长,吃的也是天然的食物,后经过长期的饲养和驯化,逐渐形成了 天然的稻鱼共生农业系统。 1.3普及程度广泛 早在宋朝,青田方山稻田养鱼就比较普遍。村前屋后,田间地 头,不论稻田、水渠,还是水沟、水池,都随处可见浮游的田鱼。 “有塘皆有鱼,有水则有鱼苗”是龙现村的真实写照。稻田养鱼一 直来都是青田农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已有16个乡镇发展了稻 田养鱼,面积达2386.67hm2(35800亩)。 1.4经济效益可观 稻田养鱼是一个生态种养系统,水稻可为鱼类提供阴凉和有机 物质,而鱼类又可以为水稻提供氧气、吞食害虫,达到增产增收的 目的。田鱼虽然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 柔软可食,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农户称为“米袋子、菜 篮子、钱匣子”。 2青田稻鱼共生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技术面临失传绝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就逐步成 为全球发展中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随着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 不断应用,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分工的水平越来越高,像稻田养鱼 296I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 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面临着失传绝迹,迫切需要进行专业保护。 2.2农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稻田养鱼对农户来说是一种特别合适的生产方式。由于人口的 骤增,为追求粮食产量,农民们大量栽培杂交稻,使水稻的品种在 减少,同时广泛使用复合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品,使土 壤和水域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扩大,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破坏 严重。 2.3稻田养鱼面积缩小不容忽视 随着全国农业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和社会的现代化,近年来稻 田养鱼的面积呈缩小的趋势,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增多以及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提高,“种田不养鱼”或“养鱼不种稻”的现象 越来越普及。如果不加以特殊的保护,用不了多久,青田稻田养鱼 将会变成“历史”。 2.4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难度极大 虽然名称上挂的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