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条件与结论关系理解,党纪与国法关系的理解,党纪与国法关系理解,对党纪与国法关系理解,怎样理解与父母的关系,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播种与收获关系的理解,党纪和国法关系的理解,党纪国法关系的理解,对党纪国法关系的理解
假言判断
(一)、假言判断
一、假言判断是条件关系判断。即断定两对象间存在某条件关系称关系判断。亦即断定一对象是另一对象的某条件(或充分或必要或充要条件) 称条件判断。
条件或关系种类是由联接词决定的,同时也决定了前、后件(前后件并非由位置决定。如“他会成功的,如果他坚持的话”)。所以,理解掌握联接词的区别极为重要,特别是必要条件的联接词。
二、假言判断真假及与前后件真假关系
1、假言判断真假=断定的条件关系的真假(即前件是否是后件的条件)
2、假言判断真假与前后件真假关系=条件关系的真假与前后件真假关系(按调整后的关系判定)
三、假言判断推理(目的)
文字互换=翻译联接词
1、直接推理(形式互换) 条结互换
.角度变换= 逆否互换
2、结论推理(两种形式) 定义互换
3、真假关系推理(两方向)
结论:假言判断核心--条件与结论关系理解
(二)、条件与结论关系理解
【定义】:
⑴充分条件:若P存在,则Q存在。 (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⑵必要条件:若P不存在,则Q不存在。(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
若P存在,则Q 存在。 (有之必然)
⑶充要条件:
若P不存在,则Q不存在。(无之必不然)
符号式:
⑴ P Q p q
⑵ P Q - p - q
p q
⑶ P Q
- p -q
【含义】:
①、对象是存在:充分是“存在”,必要是“不存在”,充要含两者,区别就在此。
②、断定是部分:只断定条件一个方面,未断定方面两种可能均包含于其中;只肯定一项结论,实际也否定了另一项结论。
③、条件是假设:关系存在不表示条件存在,两者独立不相关。
④、结论有条件:关系存在,且条件满足,则结论才一定存在。
⑤、核心是关系:定义本质是关系,理解的重点、难点在关系。
⑥、.关系是包含:包含即蕴涵、推出、 必定。充分条件即“P存在包含Q(必)存在”,必要条件即“P不存在包含Q (必)不存在”,充要条件即“P存在和不存在包含(必)Q存在和不存在”。
⑥、理解多角度:一般与具体角度、条件与结论角度、肯定与否定角度、已知与未知角度。
⑦ 特点是多样:多角度使得形式多、含义多、互换多。
一、条件与结论关系——具体理解(角度变换:由一般到具体)
1、对应的观点:条件关系就是两对象存在和不存在间的唯一对应关系。
P Q P Q -Q - -P
-P-Q
P Q P Q
-P-Q -P-Q .-P -Q Q P
P Q P Q -Q →-P
-P-Q .-P -Q Q → P
均无唯一的对应 均有唯一的对应
(P、Q间无联系) (P、Q间有联系)
⑴、P、Q间无条件关系,则无唯一对应。若P、Q间无条件关系,则P 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时,Q均为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Q不确定,则P的“存在”和“不存在”均有两种可能的对应即为不确定对应、非唯一对应。
⑵、P、Q间有条件关系,则有唯一对应。若P、Q间有条件关系即P“存在”(或“不存在”)时,Q必“存在”(或“不存在”) ,则P的“存在”(或“不存在”),只有一种对应即为确定对应、唯一对应。
⑶、条件关系种类不同,则唯一对应的对象元素不同:充分条件为“存在”,必要条件为“不存在”,充要条件“存在”和“不存在”均有唯一对应。有唯一对应者为条件,相对应者为结论。
2、整体与部分观点
① P Q:是整体与部分关系,P表示整体,Q表示部分。若整体存在,则部分必存在;整体不存在,部分未必不存在;若部分不存在,则整体必不存在;部分存在,整体不一定存在。整体存在包含(必)部分存在。
② P Q:是部分与整体关系,P表示部分,Q表示整体。若部分不存在,则整体必不存在;部分存在,整体不一定存在;若整体存在,则部分必存在;整体不存在,部分不一定不存在。部分不存在包含(必)整体不存在。
③ P Q:是两部分重合关系。若某部分存在或不存在,另一部分必存在或不存在;反过来也然。“整体存在和不存在包含(必)部分存在和不存在”。
3、图形观点
P Q P 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海洋石油开采智能可穿戴设备柔性传感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S6520X-EI系列万兆交换机彩页.pdf VIP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PPT课件及配套讲义.pptx VIP
- 3.1 电离平衡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共42张PPT).pptx VIP
- 2024年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课件 29PPT.ppt VIP
- 平面向量测试题高考经典试题附详细答案解析.doc VIP
- (高清版)T 30366-2024 生物质术语.pdf VIP
- 汽车消费复杂行为分析报告.pptx VIP
- 交通事故和解赔偿协议书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