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测试2 苏教版.docVIP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测试2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测试2 苏教版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9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cáo 杂( ) 解pìn( ) 憧憬( ) 龌龊( ) 谷suì( ) 惊骇( ) 2.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5分) 头天晚上,我们为他饯行。席间,欢宴的气氛里搀杂着惜别的凄怆,他可能一去数栽才归,我们有些人也许在也见不到他了,我们既有对未来的玄想,又有对昔日欢乐的倾诉。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婉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错别字 正 字 3.下列语句如果有语病,请用符号在原句上修改(4分) (1)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2)育才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快乐的身影 。 (3)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4)多年来,老师对自己的思想和学习很关心,我很感激。 4.4分) (1)由“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概括出“ ”。 (2)《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蔡桓公的悲剧是由于“ ”造成的。 (3)《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 ”。 (4)《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 ”。 5.4分) 无论是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 ; , 。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6.(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4分) ①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 ) ②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两则漫画的寓意。(6分) ⑴ ⑵ 8.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 )(4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二、阅读理解 (一)(16分) [甲]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回?”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为“不好”,改为“过”。旋又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 ?[乙]?《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 (2)旋又改为“满”? ( ) (3)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 )? (4)遂并辔而归?( ) 10.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凡如是十许字,始定

文档评论(0)

firwq3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