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客庄主】水热干化的成本——兼议污泥领域的“自主创新”,污泥庄主,污泥创新战略联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企业自主创新
水热干化的成本
——兼议污泥领域的“自主创新”
本文对同样采用热水解原理的另一种所谓的新技术“水热干化”进行一个粗浅的讨论。
在国内,清华大学隆重推出的水热干化技术,迄今只做了三个示范工程(2003 北京北小河 40
吨/ 日、2009 东莞30 吨/ 日、无锡10 吨/ 日),目前这三个工程实验完毕后均已停运。工业级应用尚
未见报道。
该技术推出之际,媒体炒作十分热闹:“水热干化技术为污泥处理撑开一片蓝天”(2007-9-28 中
国水网)、“水热干化技术污泥处置闯新路”(2007-10-16 中国环境报)、 “水热干化污泥处理技
术的新空间”(2007-12 环境杂志)、 “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出路在哪里?”(2008-06-23 科技日报)、
“清华大学教授27 载破译污泥处理技术瓶颈” (2009-03-10 中国固废网)、“水热干化技术破解污
泥脱水难题”(2009-04-09 中国环境报第6 版)…… 不了解该技术的读者,可能真以为清华大学的
教授在冥思苦想了27 年(比少林派开山祖师达摩的面壁十年还长!)后,豁然开悟,破解了一道世
界性的难题。
其实,所谓“水热干化”,就是应用热水解进行的一次物理调质罢了,这种技术的应用已有数
十年历史,与前面曾讨论过的“高级厌氧消化”的第一级热水解原理一模一样,都是在高温、高压
下,实现细胞破壁,有机质溶出,从而改善后端处理的效果。后端处理可以是厌氧消化,也可以直
接脱水,再有就是碳化。
说得好听一点,水热干化算是“热水解”+ “脱水”的一种“新技术”;说得难听一点,水热干
化其实就是一项“半拉子工程”,成本、处理效果远没有高级厌氧工艺那么好,甚至也远不如高浓
度消化。
闲话少说,还是直入正题吧。
一、资料和方法
本文的参考资料是:
① 2009.5 王伟在无锡“全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交流与创新融资研讨会”的发言《城市污泥处理处置
的关键问题与水热处理技术》;
② 万晓等《城市污泥水热干化处理技术》;
③ 清华大学专利:a) 城市污泥的处理方法;b) 一种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
基于前一篇(《污泥热水解消化工艺的性能与成本解析》)所描述的方法,输入不同温度值或参数,
即可对三步热水解工艺(浆化-反应-闪蒸)进行计算。
二、数据辨析与计算结果
1、热水解基本数据
在资料①中,列出了一个每日 30 吨/ 日水热干化下面的物料和热平衡(东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下载来对照比较。基本参数如下(括号中为《污泥热水解消化工艺的性能与成本解析》中的对比工
艺数据):
浆化工艺温度:100 度(97 )
反应工艺温度:180 度(170)
闪蒸工艺温度:110 度(102)
热损失:5%
浆化入口含固率:10% (16%)
闪蒸后固体浓度:6.7% (10%)
蒸汽参数:0.7-1.0 MPa (0.6 MPa )
2 、真假热平衡
根据最终固体浓度,笔者判断设计者可能考虑了入口干基有机质含量 60%、水解率30% 。此时
最终浓度约为6.8% 。
根据给出的蒸汽焓值(相当于1.5 MPa 的饱和蒸汽),笔者采用了1.2 MPa 的饱和蒸汽参数进行
计算,得到的结果,与设计者给出的新鲜蒸汽量完全吻合,每日消耗新鲜蒸汽6.19 t/d 。
有关闪蒸汽量的分配,与笔者的计算不同。按照笔者的计算,应该有大约4.4 t/d 的110 度闪蒸
汽进入了浆化罐;但是按照清华大学的设计,闪蒸罐产生闪蒸汽5.21 吨/ 日,全部输往浆化罐,其中
0.56 吨过剩排放,4.65 吨进入浆化罐。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要让闪蒸罐产生5.21 t/d 的闪蒸汽进入浆化罐,意味着闪蒸罐内的液体
一定不到110 度。如果确实是在110 度下(0.143 MPa )闪蒸的,此时可维持110 度闪蒸汽的品质,
但其数量一定到不了5.21 t/d 。
对原热平衡进行分析会发现,图中所标的5%热损失与实际标注的各段热损失(0.5/0.6/0.7GJ/d )
是没什么关系的,换句话说,这个热平衡并非是真实的热平衡,而是人为配制的,图上几个数字虽
平,但实际计算起来对不上号。脱水泥饼和上清液的热量也是如此。
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隋书.经籍志》史学思想初探.pdf
-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实施问题的探讨.pdf
- 《高级翻译教程》第四版与第三版内容对比昂立口译项目部杨瑛.pdf
-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初探.pdf
- 「克己复礼为仁」学术论争在研究方法上的意义.pdf
- 【Android开发Wiki】入门篇生命周期的管理ManagingtheActivityLifecycle(三)停止和重启ActivityStoppingandRestartinganActivity.pdf
- 【Android开发Wiki】入门篇生命周期的管理ManagingtheActivityLifecycle(四)重建ActivityRecreatinganActivity.pdf
- 【Android开发Wiki】入门篇生命周期的管理ManagingtheActivityLifecycle(二)暂停和恢复ActivityPausingandResuminganActivity.pdf
- 【Android开发Wiki】入门篇创建你的第一个android应用BuildingYourFirstApp(一)创建一个安卓工程CreatinganAndroidProject.pdf
- 【EI】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升程曲线优化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