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四油气运移方向的确定,油气运移模拟实验,油气运移,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第八届油气运移,全国油气运移大会,原油物性与油气运移,2015油气运移,油气运移会议,油气输导与运移
实验四 油源及油气运移方向判断
一、目的
1.通过本习题使学生复习所学的油源、油气运移等章的基本理论。
2.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原油或生油岩分析资料,解决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方向等石油地质方面的重要问题。
二、要求
1.做出nC22以上/nC2,以下及芳烃含量等值线图。
2,应用基本理论,结合所给资料,分析油源及油气运移方向。
三、做题步骤
1、阅读所给资料,掌握原油物理性质及地化指标,尤其是nC22以上/nC23以下、芳烃含量的变化趋势。沿nC22以上/nC23以下、芳烃含量变化较大的方向,选取距离较近的井,用三角网法插值作图。nC22以上/nC23以下等值线图:每变化0.4做一条线,即做出……0.8、1.2、1.6……的nC22以上/nC23以下等直线图。芳烃含量等值线图:每含量变化2%做一条线,即做出……10%、12%、14%......的芳烃含量等值线。作图时小断层的影响可不考虑,即断层两盘的井可以连三角网;不同源的井,原油性质及地化指标变化没有规律,不能连三角网。
2、同源石油虽然在运移过程中其组成,或某些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但它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沿油气运移方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不同源石油由于生油母质及转化条件的不同,二者在组成上和物理性质上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可根据同源石油性质的相似,不同源石油性质的差异性,利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化指标进行油源对比分析。
3、应用油气运移的基本理论,结合原油物理性质、地化指标及所绘图件,分析油气运移的方向,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来,并讨论原油物理性质变化的原因。
表 原油性质及地化指标数据表
井号 相对密度 50°C时的粘度(怕秒10-3 胶质+沥青质(%) 含蜡(%) 含硫(%) 凝固点(°C) 正烷烃 芳烃含量(%) 姥鲛烷/植烷 主峰碳 nC22以上 OEP nC23以下 90 0.91 23 23 13 0.07 29 23 0.8 1.10 28 1.31 53 0.90 22 22 13 0.08 29 23 0.7 1.10 28 1.43 4 0.90 23 20 10 0.09 28 23 1.2 1.10 25 1.28 10 0.88 23 14 5 0.10 29 23 1.5 1.09 23 1.40 8 0.87 23 13 5 0.09 28 23 1.9 1.09 20 1.50 9 0.89 24 15 5.5 0.09 27 23 2.0 1.07 21 1.50 42 0.87 23 12 5 0.09 26 23 2.2 1.08 18 1.51 45 0.86 22 10 5.5 0.09 27 23 2.0 1.09 20 1.51 11 0.86 22 10 4.5 0.10 26 23 2.4 1.05 16 1.05 98 0.87 21 10 5 0.09 26 23 3.0 1.06 13 1.06 20 0.82 5 5 4 0.13 3.1 17 3.5 0.98 6 0.44 50 0.84 15 10 13 0.25 4.5 17 3.2 1.03 6 0.63 62 0.83 10 9 10.1 0.20 4.2 17 3.2 1.02 10 0.60 64 0.82 7 7 6 0.15 3.5 17 2.4 1.04 10 0.40 70 0.85 20 13 13 0.29 5.5 17 1.8 1.04 12 0.48 75 0.86 20 14 13.5 0.30 5.9 17 2.4 1.03 11 0.48 71 0.86 20 13 13.5 0.30 5.9 17 1.4 1.03 15 0.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