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事业项目融资及其路径选择基于BOTTOTPPP模式之比较分析,公用事业的融资问题,公用事业融资租赁,环境与公用事业融资部,融资路径,大众公用融资融券,路径选择工具,ps路径选择工具怎么用,ps路径选择工具,路径选择工具怎么用
( )
战略与对策 《软科学 》2005年 ·第 19卷 ·第 6期 总第 84 期
公用事业项 目融资及其路径选择
———基于 BOT、TOT、PPP模式之比较分析
冯 锋 ,张瑞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 ,合肥 230026)
摘要 :随着我国现有的公用事业供给机制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作为国际通行并最具代表性的 BO T、
TO T、PPP等项 目融资模式已开始逐步引入国内。因此 ,如何把这三种模式与我国公共事业建设的特点有机地加以
契合 ,从而给出行之有效的项 目融资的选择路径 ,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
关键词 :公用事业 ;项 目融资 ; BO T; TO T; PPP
中图分类号 : F29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8409 (2005) 06 - 0052 - 04
P r o j e c t F in a n c in g o f P u b lic U t ilit y a n d
R o u t e C h o ic e Ap p r o a c h : f r o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v e
o f C om p a r in g B O T , TO T a n d P P P M o d e ls
FEN G Feng, ZHAN G Ru iqing
(S chool of M anag em en t, Un ivers ity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 ina, H ef ei 230026)
A b stract: W ith the con tinuou s p rogre ss m ade in the supp ly m echan ism of p ub lic u tility in Ch ina e sp e
cially the system of inve sting and financing, the p revalen t p roject financing models such a s BO T, TOT
and PPP have been in troduced to Ch ina. Th is p ap er illum inate s how to m atch the three models w ith the
con struction of p ub lic u tility in Ch ina. The effective p roject financing m ea su re s are sugge sted in the end.
Key words: pub lic u tility; p roject financing; BOT; TOT; PPP
一 、引言 始被引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 ,而这些融资模式在发达
近几年来 ,中国的公用事业从数量和规模上有了长足的 国家成功实施主要得益于其发达的投融资体系 、健全的法律
进步 。但是与包括城市供水 、节水 、供热 、供气 、公交 、排水 、 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治理 。
污水处理 、道路与桥梁等在内的公用设施加速发展所不适应 我国社会 的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 据估计 , 到
的是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公用事业管理与运作仍在沿用所 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将 占到总人 口的 50% 。在这一
谓 “多亏多补 ,少亏少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