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采薇》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下册 《采薇》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 《采薇》教学设计 语文版

《采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研读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自行翻译,了解作品主旨。 (2)从诗歌的时代背景,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由表及里深入探究文本,由了解戍边战士的情感体验,并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 【教学策略】 1.以诵读为切入点,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教程】 一、新课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二、问题设置 1.学生朗读,纠正字词。 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玁狁(xiǎn yǔn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 zài 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 gǔ :没有止尽。 彼路 lù 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 kuí :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 féi :隐蔽,掩护。 象弭 mǐ 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我行不来 lài :慰问。 雨 yù 雪霏霏:下雪。 2.自主学习《采薇》,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 问:此诗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写的?是刚刚参军?是行军过程?还是回家路上? 答:回家路上,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前五章都出于回忆回想中。 问: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答: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三、深入探讨 1.合作探究,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① 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 《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②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③乡思情结的内涵: (教师总结: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2.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四、疑难探究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这四句诗是怎样的抒发主人翁的感情的?   (1)本诗借景抒情。诗含着两个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吹拂柳枝依依惜别的画面,一是寒冬季节雨雪纷飞的画面。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本诗借助“杨柳”意象来抒情的。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开了借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