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经》两首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经》两首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学法指导课。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把握、技巧鉴赏、联想比较,掌握古诗阅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步骤:
告诉学生这是一节有关古诗的学法指导课。整堂课分为四个教学板块:
一、美读古诗,品尝诗“味”。
1.教师进行配乐范读,学生听音正字,明白朗读节奏、语气语速、感情基调,感受诗中的美妙意境。
2.学生领读、齐读。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划准朗读节奏:《关雎》是四言诗,《蒹葭》以四言为主,应该是两字一顿(《蒹葭》中“宛在水中央”句的节奏应该是“宛在/水中央”);诗句回环往复,要读得音韵和谐,有一唱三叹之妙;这是两首古典爱情诗,传达的是上古纯洁健康的爱情,要读得声情并茂。
处理好轻重读:《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第一节音调舒缓平正,要读出对“窈窕淑女”的赞叹和思慕,“好逑”宜重读。第二节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仍要读出对“窈窕淑女”的渴慕,但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要读得“哀而不伤”。第三节要读出繁弦急管的促迫,读出求之而不得的忧思。第四、五节要读出求而得之的喜悦,“友”、“乐”都宜重读,要读得“乐而不淫”。
把握情调:《蒹葭》共三节,起句都是“蒹葭……,白露……”,要读出凄清落寞的情调 ,其他诗句既要读出主人公对“伊人”的执着追求,又要读出追求而不得的焦急、惆怅,一节比一节要读得感情浓烈,从语速方面而言,第一节宜平缓,第二节宜稍快,第三节宜先快后缓。
4.学生美读。采取领读、男女生交叉朗读、二重读等方式,让学生美美地朗读品味。
二、整体把握,品悟诗“情”。
1.教师指导整体把握古诗的一般方法:
可以从意境、情感方面把握诗歌的情、景。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
可以从思想哲理方面把握,如《登鹳雀楼》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与登高以望远的人生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对西林的景物描绘之后发表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还可以抓“诗眼”,如《天净沙 秋思》的“诗眼”是“断肠”,《静夜思》的“诗眼”是“思故乡”,《钱塘湖春行》的“诗眼”是“爱”。
2.点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想像诗中的美好画面,思考:两首诗各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关雎》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的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难忘。他幻想着终有—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诗中抒发了对恋人的热烈追慕之情。
《蒹葭》写金秋早晨,芦苇染霜。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望河对岸──“伊人”居住的玉宇琼楼,朦胧而缥缈。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却可望不可及。主人公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一睹芳容。咫尺天涯,惆怅万千! 诗中抒发了对恋人的那份“朦胧的爱”和“求”之不得的落寞之情。
三、赏析技巧,品悟诗“美”。
1.教师先提示鉴赏方法,作示范性鉴赏。
提示:可以从诗歌的构思、语言、意境、手法等角度鉴赏。
如《蒹葭》妙用赋中见兴的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营造出迷人的诗境:秋水茫茫,芦苇苍苍,那晶莹透亮的露珠已结成霜花,那微微的秋风送着习习的寒意。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恋人的心境。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天然风致。
2.学生模仿鉴赏。
如《关雎》和《蒹葭》的语言富有建筑美和音乐美。这两首诗每节的结构相同,句式整齐优美,架构精巧玲珑,像两座精美小巧的建筑。而重章叠句、双声叠韵词(如“参差”是双声,“窈窕”是叠韵;“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叠词(如“关关”“苍苍”)的运用,使诗歌音韵铿锵悦耳,如鸣珮环,具有音乐的美感,还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表现了古典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四、联想比较,提升境界。
1. 学生分小组探究:《关雎》与《郑风·溱洧》,《蒹葭》与《邶风·静女》艺术特色的不同。
2.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比较的角度,如情感、内容、手法、语言、侧重点。
3. 小组推举发言人发表探究成果,教师明确:
《关雎》与《溱洧》比较:《关雎》重叙事,描述了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个曲折的故事,情感直白热烈。《溱洧》写一对青年男女春游时欢乐的情景。诗中主要通过写他们的对话,生动地反映出男女自由相爱的欢乐,她们热情、亲昵,但不轻佻;全诗句式参差,节奏轻快,极富情趣。
《蒹葭》与《静女》比较:《蒹葭》重抒情,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灵洁九寨沟》教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乌篷摇梦到春江》练习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现代诗歌二首》课件 长春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灵洁九寨沟》练习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少年爱因斯坦》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少年爱因斯坦》同步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托起草原》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托起草原》教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致大海》课件 长春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21曹刿论战教案集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24 《诗经》两首教案集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2我用残损的手掌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26庄子二则课件 语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2石缝间的生命教案 语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达标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创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4《外国诗两首》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集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24《诗经》两首达标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