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09版等.doc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09版(二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网 作者:单位: 入站时间:2009-09-10 13:03:00
1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Pom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A systemic skelet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low bone mass and microarchitectural deterioration of bone tissue,with a consequent increase in bone fragility and susceptibility to fracture.) 2001年美国NIH的专家组对骨质疏松的定义增加了骨强度的降低,从此将骨强度概念也纳入骨质疏松的定义中。
2分类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其它疾病或药物等一些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家庭遗传病史,女性多于男性。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女性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可列入特发性骨质疏松,以便引起人们的重视。
表2: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3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两个型,I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为低转换型,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认为发生在65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的老年人(国外把70岁以上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列为Ⅱ型骨质疏松症。
有些继发原因,如失重、制动、久病卧床、长期使用激素等都可造成I型高转化型骨质疏松症。
4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为:疼痛,身高缩短、驼背、脆性骨折及呼吸受限等。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高,骨吸收增加。在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等均会引起全身性骨痛,以腰背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力性压迫脊椎压缩性骨折,扁平椎、楔椎和鱼椎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因为疼痛,患者常常卧床,运动减少,常常导致随后出现的周身乏力感。
2)身长缩短、驼背
在无声无息中身高缩短,或者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有时身高缩短5-20厘米不等。因此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沉默无声的疾病”。
3)脆性骨折
在骨质疏松症中,脆而弱、骨强度又降低的骨骼骨折阈值明显地降低,从而受轻微的外力就易发生骨折。骨折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最大,并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甚至缩短寿命。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踝关节等。各种骨折的发生,分别与年龄、女性绝经时间长短及骨质疏松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有些脆性骨折X线检查可见,有些脆性骨折产生微骨折,X线检查未表现,但核磁共振检查往往可见骨挫伤表现。
4)呼吸系统障碍
严重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常导致脊柱后凸、胸廓畸形,胸腔容量明显下降,有时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变化,其中呼吸系统的表现尤为突出。脆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常常导致胸廓运动能力下降,也造成呼吸功能下降。虽然临床病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及紫绀等症状较为少见,但通过肺功能测定可发现呼吸功能受限程度。
5峰值骨量
在女性28岁、男性32岁以前,骨量处于增长年龄段,在随后7-8年为峰值年龄段。峰值骨密度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但也受后天营养、运动、光照、生活方式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体育锻炼多、饮食营养丰富,骨量可能增加;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不良生活嗜好(例如,过量酗酒、吸烟)对骨量有负面影响。在骨骼成熟期达到的峰值时,骨密度水平低,对其后一生的骨量有决定性影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青春期是骨量快速增长的时期,到达30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绝经后女性骨量快速下降。因此,在快速增长时期和绝经前后应该适当干预骨量变化。
女性绝经后第一个10年骨丢失最严重。除了雌激素水平下降的影响以外,某些营养和生活嗜好因素(例如,饮食中的钙缺乏或吸烟)或患有其它病症也能加速骨丢失。有报道说在绝经期早期,骨质每年流失2.1%至2.5%。另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测量部位和不同性别,在峰值骨量上,表现并不一样,见表4、表5.
6.骨质疏松症与孕妇和儿童
1)胎儿期的骨骼发育
胎儿期是人体骨骼发育的最重要时期,容易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