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师范大学《旅游地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地理学院
PowerPoint Template 第三章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第二节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第三节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 第五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1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 1.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旅游动机 2.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产生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3.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观赏性 (二)地域性 (三)多样性 (四)综合性 (五)季节性 (六)不可移动性 (七)可持续性 (八)不可再生性 三、旅游资源分类 (一)按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分类 1、按旅游资源本体属性及组成要素划分 1992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把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系列,进而划分为6大类、74个基本类型。 2003年5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这一方案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 链接J:\资源普查\浙江资料\图文对照旅游资源单体类型\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单体A类对照.ppt J:\资源普查\浙江资料\图文对照旅游资源单体类型\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单体BCD类对ppt J:\资源普查\浙江资料\图文对照旅游资源单体类型\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单体EFGH类对ppt (二)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 (三)根据旅游资源成因分类 (四)根据动态变化状况分类 (五)结合旅游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进行分类 (六)其他分类方法 第二节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事象是构成旅游资源的基础,探讨旅游资源的形成,应从地理事象的性质入手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地表物质包括五个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社会圈(也称智慧圈) 岩石圈——地质和地貌类旅游资源; 水圈——河、湖、泉、瀑等水体类旅游资源; 生物圈——生物类旅游资源 大气圈——气象旅游资源和气候旅游资源 岩石、生物、水和大气等组合——旅游资源 一、地球内外营力共同作用形成各种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地球内营力形成了地质地貌景观的基底 内营力——构造运动、火山运动和地质作用等 决定海陆分布、岩浆活动、地势起伏等的地球内能 1.构造运动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轮廓;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长白山、吕梁山等山地; 西北—东南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山地。 不同的地质营力 不同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地质构造 火山和熔岩地貌 中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环蒙古高原带,包括山西大同火山、黑龙江五大连池等;青藏高原带,包括云南腾冲火山群等;环太平洋带,包括吉林长白山、台湾大屯火山群等。 峡谷 ——金沙江虎跳峡 云南虎跳峡长20公里,落差213米,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峡三段,共有险滩18处。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峡口海拔1800米,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 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沿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上虎跳距虎跳峡镇9公里,有公路直达,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30余米,江心有一个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相传猛虎曾借此石而跃过大峡。江水与巨石相搏击发出山轰谷鸣的涛声。诗人孙髯翁写得好:“劈开蕃城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金沙江至此真似走在石门中。 (二)地球外营力进一步塑造和改变地质地貌 1.风化作用 黄山 二、水体的形态和作用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功能 (一)观赏价值 1.形态 海洋——广阔 河流——带状、沿岸风光 湖泊 瀑布 泉水 2.声音 3.气势 4.色彩 5.动态 (二)康体健身价值 温泉,就是从地底涌出的天然热水。但是,温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简单的说,大部分温泉都是「处女水」。是因为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却,形成水蒸气、气体加上湿度的变化后产生温热水。少部分的温泉属于「化石水」,也就是几亿万年前深埋入地底深处的动植物遗体, 经过了长时间的分解后便形成了石油和水。 温泉的疗效 (三)娱乐价值 (四)对其他旅游资源的辅助作用 河蚀地形 河蚀地形 (三)气候差异影响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日照、热量分布不均——动植物种类不同、人类活动不同——旅游资源不同 大尺度——景观带不同 小尺度—— 河积地形 三、气候要素及其组合的区域性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