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tm知识,atm维修基础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炒股入门知识,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基础知识,k线图基础知识,知识产权,股指期货基础知识,被禁止的知识

ATM基本知识 ATM的产生 传统网络的缺陷 传统网络普遍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业务的依赖性,一般性网络只能用于专一服务,公用电话网不能用来传送TV信号,X.25不能用来传送高带宽的图像和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语言信号;第二,无灵活性,即业务拓展的可能性不大,原有网络的服务质量,很难适应今后出现的新业务;第三,效率低,一个网络的资源很难被其它网络共享。 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多媒体网络 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干很多事情,如收发信件、家庭办公、Video on demand、网络电话,这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人还不禁提出这样一个想法:能否把这些对带宽、实时性、传输质量要求各不相同的网络服务由一个统一的多媒体网络来实现,做到真正的一线通?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ATM网。 ATM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中文是异步转移模式,按ITU-T的定义,它是指“以信元为信息传输、复接和交换的基本单位的转送方式”。也就是说,使用信元是ATM的基本特征。 ATM的发展历史 实际上在80年代中期,人们就已经开始进行快速分组交换的实验,建立了多种命名不相同的模型,欧洲重在图象通信把相应的技术称为异步时分复用(ATD)美国重在高速数据通信把相应的技术称为快速分组交换(FPS),国际电联经过协调研究,于1988年正式命名为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 技术,推荐其为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的信息传输模式。 ATM的发展历史 ????? 1980:窄带ISDN被采用 ?·??????? 80年代早期:快速分组交换的研究 ·??????? 80年代中期:B-ISDN研究小组成立 ·??????? 1986:ATM被选作B-ISDN的方法 ·??????? 1989年6月:48+5选定(64+5 对 32+4) ·??????? 1991年10月:ATM论坛成立 ·??????? 1992年7月:ATM论坛发布UNI v2 ·??????? 1993:UNI v3 ·??????? 近来:PNNI-1, UNI 4.0 ATM的协议体系结构 ATM的协议体系结构 用户平面 User plane(U-plane):提供用户信息的传送,同时传送相关的控制信息(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控制平面 Control plane(C-plane):用于建立网络连接并管理这些连接,同时还包括释放连接。 管理平面 Management plane(M-plane):包括两个功能,层管理和面管理。面管理没有层结构,它执行与系统整体相关的管理功能和提供在所有平面之间的协调;层管理用来管理层中的实体,并执行OAM业务(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物理层 1. 物理层又划分为两个子层:PM(物理媒体子层)和TC(传输会聚子层)。PM(物理媒体子层)负责线路编码光电转换、比特定时,以确保数据比特流的正确传输;传输会聚子层功能为信元速率解藕;HEC的产生/校验;信元定界;传输帧适配;传输帧产生/恢复。 ATM的物理层可以用SONET或SDH作载体,它也可以用其它的承载技术,就像DS3,E3或者FDDI. ATM层 ATM层主要完成四项功能:一般流量控制;信头的产生和提取;信元VPI/VCI的翻译;信元复用和分路。 ATM适配层 ATM适配层记为AAL(ATM Adaptation Layer),它是依赖服务的。为了支持不直接基于ATM的信息传输协议,需要在ATM之上使用一个适配层。AAL将高层信息映射到ATM信元中,以便将其通过ATM网络运输,然后再将这些信息从ATM信元中取出提交给高层 AAL的两个分层 为了支持不同的服务类别,在AAL级上已经定义了一整套协议。AAL层被组织成两个逻辑子层:汇聚子层CS(Convergence Sublayer)和拆装子层SAR(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汇聚子层CS 汇聚子层CS,在发送端,会聚子层负责接收来自于应用程序的比特流(数据)或随机长度的报文,并将它们分为44~48字节的单元以便传输。确切的大小有赖于所用的协议,因为一些协议要占用48字节ATM载荷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头。在接收端,该子层将信元重组为原始的报文。通常情况下,报文分界(如果存在)是要保留的。 SAR子层 SAR子层将会聚子层(CS)交给它的数据单元加上头和尾从而构成信元有效载荷。接着,这些载荷被交给ATM层进行传送。在接收端,SAR子层将信元重组为报文。SAR子层基本上只涉及信元,而会聚子层CS则与报文打交道。 SAR子层 每一个AAL用户通过服务访问点

文档评论(0)

awang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