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祭祀建筑区 陵园建筑 2.神道 神道又称“御路”、“甬路”,是通向祭祀区和墓区的大道。道前立华表,两侧排列石雕群像,道终立墓碑。华表为墓地的标志,等级的象征。石雕有石兽(石像生)、石人(翁仲),是地位和侍从的象征。陵墓前石刻是陵墓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3.护陵监 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监外有城墙保护,内有衙署、市衙、住宅等建筑,好像一座小城。 明十三陵—神道 谢 谢 大 家 * 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九个小兽。 *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 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 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 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 传说中是一种虬螭,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 * 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 * 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檐角的小兽为9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小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传说这些小兽能避火。由于神化动物的装饰,使帝王的宫殿成为一座仙阁神宫。 * 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和泰山岱庙里的天贶殿为中国现存最著名的三大殿。 *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 * 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为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特别在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命人依照当时的大学者刘歆的考订,铸造了这件量器,目的是以它作为全国各地称量五谷等容器的标准。 * 玉牒,中国历代皇族族谱称为玉牒,唐代已有,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清代玉牒分满、汉两种文本。清代玉牒现存1070册,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家谱。 山海关筑于洪武十四年(共元1381年),关城平面呈方形,有城门四座,各门之上高筑城楼,现仅有东门保存完好。关城四周还有瓮城、东罗城等军事设施,形成关城外围的屏障。 海水潮潮潮潮潮潮潮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奇联 (2)居庸关 位于北京的昌平县。“居庸关”一名始自秦代,相传因秦始皇“徙居庸徒”(佣工)到此修筑长城而得名。三国名西关,北齐称纳款关,后改今名。现存关城建于明初。 (2)居庸关 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的深谷之中,是北京西北的门户。明代在关城设卫所,驻重兵把守,并统辖附近长城沿线的守军。 (2)居庸关 关城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云台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以白色大理石砌成,正中开一石券门,门道可通车马。券门和券洞刻有浮雕图案,艺术价值很高。 (3)嘉峪关 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有“河西第一隘口”之誉,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 (3)嘉峪关 关城平面呈梯形,西城墙外侧又加筑了一道厚墙,使防御更加坚固。南北城墙外侧有低矮土墙与其平行,构成罗城。关城有东西二门,上面均有城楼。东西二门外建有瓮城。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 (3)嘉峪关 相传,当年建关时,工匠们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 司马台长城 天津蓟县黄崖关 雁门关 第四节 陵墓建筑 古代中国是一个礼制盛行的国家。守孝、祭祖是中国儒家礼俗中的头等大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于受到儒家文化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笃信“厚葬明孝、媚祖邀福”的理念。 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寝、陵墓。在战国时,人们将高大的坟丘称为“陵”。所谓“寝”,是指皇陵上的宫殿建筑,它是由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布局形式发展而来的。我国自黄帝起至清代止,兴建帝陵之风历代盛行,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规制之繁令人叫绝。历代帝王不惜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