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必修二《故乡的榕树》word教案,故乡的榕树教案,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案,高一物理必修1教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
《故乡的榕树》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选材特点:(榕树多、奇);理解文章组材特点:(物→事→情);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情韵悠长、描写细腻)。
2.引导学生关注《故乡的榕树》中那割舍不断的思乡情,从课文的描述里去感受乡情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3分钟)
根据课文的标题,可以推断出作者写作的重点是什么?生长在故乡的榕树。
作者简介:黄河浪,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1941年3月 27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中学时代,酷爱文艺。擅长绘画,他有许多画被中国保卫儿童委员会选去参加东欧、英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少年儿童画展,并获了奖。1960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1975年9月黄河浪赴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持业余创作,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和散文,此外,还同他爱人合作以连云的笔名发表了一些反映香港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如《失落的珍珠》、《大乡里进医院》和《香港式的烦恼》等。
根据作者的生平,他常年生活在异乡,可以推测出他写的这篇文章要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故乡,顾名思义,作者要抒发的是思乡怀旧的情感。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大家还记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吗?“枯藤……”,还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还有杜甫有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是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香港作家黄河浪所作,他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所以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
二、课文分析
1、 默读五分钟,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你认为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层次?
香港住所的榕树,大陆故乡的榕树,从眼前到回忆,再回到眼前。所以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的景物引出对故乡榕树的怀念。这三段是全文的引子,作者缓缓地把读者也带进了自己的回忆之中。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的人和事,寄托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了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念之情。
2、分析第一部分
问题一:文中提到香港住所的榕树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周围环境怎样?本文第1段就透露了作者对榕树的感情,是哪一句?找出来。
泛读一二段,这两段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泛读第三段,读到开头“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作者的心要飞向哪里?故乡的榕树。这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那么前面提到了香港的榕树的样子和生长环境,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故乡的榕树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我仿佛看到那……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袅袅: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③形容声音延长不绝。文中用来形容微风。
这一段是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浓得化不开”,给人以“凝碧”之感。如果说这个分句主要写榕树的形的话,“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则是绘色绘声地展现了榕树的美。前面一处“看到”是从整体着眼,用粗线条勾勒;后面一处“看到”是从局部着眼,用工笔描摹。这一段文字虽短,却渗透着浓烈的乡情,奠定了全文基调。
问题二:榕树是温州的市树,随处可见,很普通很平常,但作者眼中的榕树却那么美,为什么?作者远离故乡,回忆故乡的时候,榕树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的浓浓深情。
3、分析第二部分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游子的心,下面一段话像引子一样缓缓地把我们带进了回忆之中,我们随着作者的思绪来看一下他的故乡到底美在哪里?作者的思绪从后山流下来,流过了哪些东西?(略,书上有)这里交代了榕树四周的景色,有声有色,有动也有静。作者是诗人也是画家,他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小桥横卧清溪汩汩”的质朴的农村图画。这一部分是主体,共分四个层次。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总复习.doc
- 第四.doc
- 第四单元 人类祖先的基业--古代世界.doc
- 第四单元口语交际.doc
- 第四单元复习学案设计.doc
- 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三目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doc
- 第四单元第五课时:轴对称图形.doc
- 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圆的周长.doc
- 第四框题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oc
- 第四章单元备课.doc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试题预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通关考试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docx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综合提升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docx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考前冲刺练习题(综合卷)附答案详解.docx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试卷(精练)附答案详解.docx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docx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5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预测复习有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通关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 特种作业煤矿安全作业常考点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docx
最近下载
- 配电箱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详细(2025年).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写字表六年级上册字帖.pdf VIP
- (高清版)B/T 24421.1-2023 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2022年洛阳理工学院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docx VIP
- 天然气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PPT课件.pptx VIP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7年版)》》.doc VIP
-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工程测量技术 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ppt VIP
- 党支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工作专题党课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