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初探,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模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3d模型,中国古代建筑图片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早在七千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榫卯结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木结构框架式的主要特点,结合夯土、斗拱、石雕、拱券及砖石工程等的传统建筑体系,在民宅、楼阁、陵墓、石窟、宫殿、寺院、古塔园林、桥梁以及水利工程等建筑中都表现出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形成一种独特风格。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它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相邻木架间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抬梁式构架在春秋时已有,唐代发展成熟。 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小使柱能直接承受檀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构架。这种结构技术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汉)已相当成熟,流传至今,为中国南方诸省所普遍采用。 井幹式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不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如同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井幹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因此受到限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它不仅为中国古建筑在美观上增加了不少神韵,而且对建筑物的风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带有纪念性或象征皇权、神权的宫殿和寺院大殿,它们的屋顶从总体看有五种主要形式,庑殿或重檐庑殿顶、歇山或重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 带有游乐性的园林建筑,它们的屋顶虽然也是由上述几种几何形体所组成,但是通过巧妙的穿插组合后,那种相当简单的几何形体所固有的纪念特征,全然地消失了,而显现出生动活泼的风格。 同样是这些几何形体,竟然被塑造出风格如此不同的屋顶形式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叠梁式”构架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加以处理,有极大的变化余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匠师特别重视屋顶处理的主要原因。 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 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营造法式》 公元1103年(宋崇宁二年)北宋政府为了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作,颁行了该书,李诫编修。全书共分五个部分,357篇。该书是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和施工的法令规范,展示了中国建筑技术史上的两大成就,一是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一是建筑设计的摸数制。对促进宋代以后的建筑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独乐寺 独乐寺座落在天津市蓟县城内,相传始建于唐。公元984年(辽统和二年)重建。观音阁是一座三层的木构楼阁,其中第二层是暗层。阁顶为“九脊歇山顶”,通高23米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历经千年,经受28次地震,仍安然无恙,充分表明了它在建筑工程上的科学价值。 永乐宫 永乐宫也叫“纯阳宫”。元代道观建筑典型,也是当时道教全真派活动的中心。原在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相传是道教祖师之一唐吕(字洞宾,号纯阳)的故居,初为吕公祠,金末改祠为观,后毁于火。1262年重建一部分,名为“大纯阳万寿宫”,且改称永乐宫。永乐宫建筑规模宏伟,明清间迭经修建,现存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并依序沿中轴线向北排列;主要大殿三清殿体积和殿前院落空间最大,自此向北建筑体积和院落逐渐缩小,保存着元代建筑面貌。 永乐宫三座主要殿堂内留有精美的元代壁画《朝元图》《纯阳帝君王仙游显化之图》等。 永乐宫全部建筑连同壁画,已于1959年按照原样迁建在芮城县龙泉村。 紫禁城(故宫) 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距今已有五百七十多年的历史。 故宫占地总面积达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宫殿楼阁近万间。四周有十米多高的城墙,墙外是五十二米宽的护城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有四个城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为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