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鄂教版七上《诗两首》word学案.doc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两首诗的构思及作者对幸福的深刻理解。
2.学习透过意象,体会诗歌意境,领会作者感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
3.反复诵读诗歌,品析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透过意象,体会诗歌意境,领会作者感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
2.启发学生调动个人体验赏析诗歌,理解“幸福”的内涵。
三、问题探究
1、《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的最后一节诗如何理解?
2、《幸福》前三节的顺序能否互换?
四、核心解读
1、关于作者:
李瑛,生于1926年,现代诗人。河北丰润人。少年时代家境贫苦。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诗作。先后担任解放军文艺社社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作协理事,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诗刊》编委等职务。
李瑛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诗作,反映即将结束的解放战争,表现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土的生活。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李瑛创作取材日趋广泛,而爱国主义仍是他作品的主题。他的诗,描绘了从内蒙牧场、东北林区、天山雪岭,到东南海疆的动人景色,勾勒出人民生活、劳动的新貌,抒发了对祖国大地到处都跃动着蓬勃生命的喜悦之情。歌唱保卫新生活的士兵,是李瑛诗作的主要部分。李瑛从放哨、操练、紧急集合等部队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发掘士兵心灵的隐秘,歌唱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他们的宽广胸襟。李瑛还写了大量国际题材的抒情诗,表现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这方面的诗作收入《献给火的年代》(1964)、《站起来的人民》(1976)等集。
李瑛善于从小处落笔,从具体的局部生活现象人手,努力揭示其中蕴涵的时代色彩和时代内容。对生活现象的特征,尤其是对自然景色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他善于以鲜丽的形象寄托雄阔的情思,以柔婉的抒情突现刚健的思想力量。
李瑛的诗集主要有:《野战诗集》(1951)、《战场上的节日$(1952)、《早晨》(1957)、《寄白海防前哨的诗》(1959)、《静静的哨所》(1963)、《红柳集》(1963)、《枣林村集》(1972)、《红花满山~(1973)、《难忘的一九七六》(1977)、《我骄傲,我是一棵树》(1980)、《南海》(1982)等。
罗洛(1927—1998),原名罗泽浦,四川成都人。1954年发表诗作。曾任成都中学执行委员和《学生报》编辑。1946年考入华西协和大学,参与编辑多种刊物。解放后在上海任记者和编辑。1958年调青海,在科学部门工作。1980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馆长。1984年调上海,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党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春天来了》《雨后》《海之歌》《阳光与雾》,诗论集《诗的随想录》,译诗集《法国现代诗选》《魏尔伦诗选》等。1998年逝世于上海。
2、相关知识:
(1)关于诗歌
诗歌的特征是主题集中、感情充沛、韵律和谐。其中情感是诗歌生命力的源泉。诗歌的表意很少直接进行,大都要借助从生活中选择而又典型化了的,具备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意象就意味着情景交融,就是作者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结合。诗中有了意象的设置,就有了作者表达思想的依托,也就有了作者抒情的凭借。凝练、节奏清晰、韵律和谐是诗歌特有的语言特征。
(2)关于阅读和欣赏诗歌
阅读和欣赏诗歌,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诗歌抒发感情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直抒情志,有时借景抒情,有时借物抒情。欣赏诗歌必须先找到诗中的意象,欣赏诗中的意象,透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体会诗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诗人通过联想、想象描写出的形象再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体会这些艺术形象所形成的意境。
欣赏诗歌,离不开诵读。“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翻卷风云之色”正是说的这种过程和感受。所以欣赏诗歌的语言要注意它的精练、形象。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关于朗诵诗歌
诗歌朗诵与其他文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