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工程及寒区隧道温度场研究综述.docVIP

冻土工程及寒区隧道温度场研究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冻土工程及寒区隧道温度场研究综述.doc

《岩土工程进展专题》 读书报告 冻土工程及寒区隧道温度场研究综述 指导老师:杨 果 林 学 号:124801006 姓 名:李 文 博 2012.12.04 冻土工程及寒区隧道温度场研究综述 1 冻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1 2 寒区隧道工程的研究现状 4 3 寒区隧道温度场的研究 5 1 冻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冻土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在前苏联得到发展,早在16世纪,文献中已出现了有关西伯利亚和北美有冻土存在的报道。M.B罗蒙诺索夫曾发表“冻土地”的科学综述,对“冻土地”的形成及其与气候、地形的关系等提出看法。19世纪前半期,已初步获得西伯利亚冻土层的温度、厚度、埋藏条件和分布情况的资料,著名的谢尔金探井的冻土温度资料就在1925年测得。与此同时,有报道称北美哈得孙湾深处的岩石为永久冻结、埃什绍利茨沿岸有很厚的地下冰体。19世纪后半叶,西伯利亚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大量迁移,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冻土研究。应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的需要,俄国地理协会制定并出版了《西伯利亚冻土研究指南》,出现了亚切夫斯基的《论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报告以及沃耶伊科夫的关于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冻土的第一篇综合报道,并出版了鲍格达诺夫的《永久冻土与永久冻土上的建筑物》、科沃夫的《阿穆尔铁路西段在永久冻土条件下供水水源的普查与勘探》等书。1917年后,冻土研究进入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时期,并成立了冻土研究相关的科学机构。苏姆金的《苏联境内永久冻结土壤》专著出版,标志着冻土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普通冻土学》、《冻土学原理》、《苏联冻土学》等一系列专著,显示出冻土学在前苏联的发展达到较高的深度和广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年冻土研究逐渐国际化,Alaska-Canada的高速公路、空军基地、Norman wells-Alaska的高速公路,1950年Alaska铁路修建遇到的多年冻土问题,70年代Alaska的输油管路,这些工程的开展都促进了冻土研究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我国一些地理学家报道过西部高山有多年冻土。如1943年刘培桐在“中国气候与土壤之关系(续)”一文中提到“高山冰沼土”,说“此类土常与高山草原分布于同一区域,但地形较平坦,下积冰层,终年不融”。还提到“在滇西海拔3800m以上亦常见此类土分布”、“余皓民在松潘一带,亦见有冰沼土”。1943年陈见祥在“河西走廊”一文中也提到“高山冰沼土”,说“这种土分布在雪线附近或雪线以上,土心常永久冻结,仅在祁连山高处发现。”显然,这里所提的“高山冰沼土”即为多年冻土。在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期间,《满洲矿业协会志》、《东北区的地质及地志》(1941~1944)上,零星报道过海拉尔等地有多年冻土,并对其温度、厚度及埋藏条件做过叙述。此外,《雪冰》、《低温科学》等刊物(1940~1943)登载过日本人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冻土及房屋、铁路等冻害作调查和试验的一些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9年间,东北冻土区的地质、矿藏调查,林业开发、铁路和公路修建以及工业民用建筑等各项生产建设的需要大大促进了冻土科学研究。刘国昌在研究当时的内蒙古牙克石造纸厂地基问题时,谈论到当冻土层的厚度和季节融化深度。辛奎德、任奇甲在整理以往东北冻土零星调查资料基础上,1956年发表了“中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的分布”一文,这是我国第一份关于东北多年冻土分布特征的系统总结,并在冻土分布图上划出了东北多年冻土南界,认为南界相当于年平均气温0℃等值线和1月平均气温-24℃等值线。同年,根据前苏联水文地质专家鲁萨诺夫的建议和指导,在内蒙古额尔古纳旗某矿区曾建过我国第一个冻土观测站。1957年,铁路部门在大兴安岭森林铁路的勘察设计中,调查了冻土分布和各种冻土工程地质现象,并初步取得了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勘测及铁路建设等经验,这些都集中反映在《多年冻土的工程地质和铁路建筑》(1958)一书中。1957~1959年间,地质和水电部门曾派人参加了中苏黑龙江联合考察中的冻土调查工作,这期间,季节冻土研究工作也在展开,如:北京市的季节冻结深度和道路翻浆的观测研究。水电部长春水利科学研究所开展土坝冬季研究,并出版《碾压式土坝的冬季施工》一书,1956年该所筹建了我国最早的冻土实验室,随后建筑和林业部门开始建立了观测站并筹建了冻土实验室。 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青藏高原冻土问题引起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的关注。1956年铁道部开始勘测青藏线,对沿线冻土作初步调查。 1960年,中国科学院在兰州成立了由施雅风主持的冰川积雪冻土研究所筹委会,设立冻土研究组,开始冻土研究,同年,铁道部高原铁路研究所在兰州相继成立。两所会同一些高校,于1960年~1962年间有效地开展了青藏公路沿线冻土综合考察。铁道兵在青藏高原地下最发育的风火山地区修筑了铁路试验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