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入侵检测技术的_网闸_安全系统的设计.pdfVIP

基于实时入侵检测技术的_网闸_安全系统的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实时入侵检测技术的_网闸_安全系统的设计.pdf

第30卷 第24期 计 算 机 工 程 2004年12月 Vol.30 № 24 Computer Engineering December 2004 ·安全技术· 文章编号:1000—3428(2004)24 —0104—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 TP393.08 基于实时入侵检测技术的“网闸”安全系统的设计  严 萍,史旦旦,钱 能 (浙江工业大学职教学院,杭州 310014) 摘 要:以新的角度介绍在内部网(Intranet)和外部网(Internet)物理隔离环境下,实现内外网的信息交换。通过入侵检测系统与物理隔离器的 互动,该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报告各种入侵,并自动实时切断外部网络的物理连接,实现内部网络的自我保护。 关键词:入侵检测;物理隔离;端口扫描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r Gap Safe System Based on Real-time Intrusion Detection YAN Ping, SHI Dandan, QIAN Neng (School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Zhejiang Industri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4)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at Internet and Intranet at physical isolation environment with new technology, utilizing real-time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ir gap have completed Internet information to transmit Intranet server.Test result shows this system can discover and report fast efficiently various intrusion and cut off network automatically ,to realize self protection. 【Key words 】 Intrusion detection; Physical isolation; Port scanning 随着计算机网络互联互通的迅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 外网黑客无法攻击内部数据。 信息社会时代,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对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3)采用多任务管理调度技术,支持内外网络之间的邮件收发、 用。但是信息安全问题,不仅危害计算机网络,而且关系到 内网浏览外网网页和下载文件等功能。 国家安危。军队、政府机关、银行、电信作为信息的敏感部 (4)采用电子文件密级标识,由内网向外网发送电子邮件时,进 门,其内部网络一般存有高度机密或高度敏感的信息,它将 行安全认证。 成为敌方信息攻击的首选目标。正因为如此,涉密网不能把 (5) “网闸”采用经过安全加固的Linux操作系统,很大程度上 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机密数据的安全寄托在基于概率判断的防护上,必须有一道 (6)采用入侵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