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一)课件 苏教版
* 给我的孩子们 作者简介 初读课文 体味感情 拓展阅读 漫画欣赏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作者简介 ①圈划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思考其意思; 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丰子恺本文的意思; ③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提出来,共同来讨论。 初读课文 从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主要感情?为什么说这两个词可以概括作者在本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情感? 憧憬、悲哀。因为作者在本文写孩子们童真、童趣,表达的就是对儿童率真、自然的天性的向往和赞扬;写大人们对孩子的种种干涉,表现的就是对人生不可避免的逐步丧失率真、自然的天性的极大的悲哀 体味感情 课文通过写孩子们的什么事来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这些事都表现孩子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直率、自然、热情、富有想像力 本文除了写表现孩子们率真、自然的童真、童趣外,还写了大人们,再读课文,体会作为成人的悲哀。 《子恺漫画选》自序 我作这些画的时候,是一个已有两三个孩子的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同一般青年父亲一 样,疼爱我的孩子。我真心地爱他们:他们笑了,我觉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们哭了,我 觉得比我自己哭更悲伤;他们吃东西,我觉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们跌一交,我觉得比我 自己跌一交更痛……。我当时对于我的孩子们,可说是“热爱”。这热爱便是作这些画的最 初的动机。 我家孩子产得密,家里帮手少,因此我须得在教课之外帮助照管孩子,就像我那时一幅 漫画中的《兼母之父》一样。我常常抱孩子,喂孩子吃食,替孩子包尿布,唱小曲逗孩子睡 觉,描图画引孩子笑乐;有时和孩子们一起用积木搭汽车,或者坐在小凳上“乘火车”。我 非常亲近他们,常常和他们共同生活。这“亲近”也是这些画材所由来。 拓展阅读 由于“热爱”和“亲近”,我深深地体会了孩子们的心理,发见了一个和成人世界完全 不同的儿童世界。儿童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儿童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因此儿童世界 非常广大自由,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房子的屋顶可以要求拆去,以 便看飞机;眠床里可以要求生花草,飞蝴蝶,以便游玩;凳子的脚可以给穿鞋子;房间里可 以筑铁路和火车站;亲兄妹可以做新官人和新娘子;天上的月亮可以要它下来……。成人们 笑他们“傻”,称他们的生活为“儿戏”,常常骂他们“淘气”,禁止他们“吵闹”。这是 成人的主观主义看法,是不理解儿童心理的人的粗暴态度。我能热爱他们,亲近他们,因此 能深深地理解他们的心理,而确信他们这种行为是出于真诚的,值得注意的,因此兴奋而认 真地作这些画。 进一步说,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生活;换一句话说,我常常自己变了儿 童而观察儿童。我记得曾经作过这样的一幅画:房间里有异常高大的桌子、椅子和床铺。一 个成人正在想爬上椅子去坐,但椅子的座位比他的胸膊更高,他努力攀跻,显然不容易爬上 椅子;如果他要爬到床上去睡,也显然不容易爬上,因为床同椅子一样高;如果他想拿桌上 的茶杯来喝茶,也显然不可能,因为桌子面同他的头差不多高,茶杯放在桌子中央,而且比 他的手大得多。这幅画的题目叫做《设身处地做了儿童》。这是我当时的感想的表现:我看 见成人们大都认为儿童是准备做成人的,就一心希望他们变为成人,而忽视了他们这准备期 的生活。因此家具器杂都以成人的身体尺寸为标准,以成人的生活便利为目的,因此儿童在 成人的家庭里日常生活很不方便。同样,在精神生活上也都以成人思想为标准,以成人观感 为本位,因此儿童在成人的家庭里精神生活很苦痛。 过去我曾经看见:六七岁的男孩子被父 母亲穿上小长袍和小马褂,戴上小铜盆帽,教他学父亲走路;六七岁的女孩子被父母亲带到 理发店去烫头发,在脸上敷脂粉,嘴上涂口红,教他学母亲交际。我也曾替他们作一幅画, 题目叫做《小大人》。现在想象那两个孩子的模样,还觉得可怕,这简直是畸形发育的怪 人!我当时认为由儿童变为成人,好比由青虫变为蝴蝶。青虫生活和蝴蝶生活大不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中考英语 相关短语 人教新目标版.doc
- 中考政治 复习资料(七年级下册).doc
- 中考英语专题复习 一般疑问句练习中考冲刺.doc
- 中考英语专题复习 宾语从句点点滴滴.doc
- 中考英语词组300教学素材外研版.doc
- 中考英语话题作文 八个万能模板.doc
- 中考数学 总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中考语文 鹊踏枝 冯延巳 古典诗词.doc
- 中考语文 透析古典诗歌鉴赏六大热点题材课件.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呼兰河传》(二)课件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呼兰河传》(一)课件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孔乙己举》课件 北师大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1课《台阶》(二)课件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呼兰河传》课件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假如我有九条命》课件 上海五四制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一)课件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6课《生命与和平相爱》(一)课件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8课《享受生活》(一)课件 苏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