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心理诊断技能.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心理诊断技能

鉴别诊断 精神易兴奋:不同于情绪易激惹、轻躁狂的心情高涨和精神运动型兴奋 表现:1.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 内容多与过去不愉快经历、目前苦恼事件及处境、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意外等相连,因而体验为不快;2.注意力不集中(被动转移与不能专注);3.感觉过敏(光线、声音、皮肤感觉等) 精神易疲劳:不同于正常疲劳(躯体疲劳)与躯体疾病性疲劳(急慢性疾病或消耗性疾病)以及抑郁,属于情绪疲劳 特点:1.弥散性;2.情绪性(阳性);3.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有抱负与追求,区别于抑郁);4.不一定伴有体力疲劳 烦恼:不同于焦虑,与欲望相连;症结:过分压抑或控制 易激惹:易怒、发脾气,应区别精神病性易激惹与神经症性易激惹;症结:过分压抑和控制;典型形式:急躁发怒-后悔-加强压抑与控制(三部曲);其变形:容易伤感、好打抱不平、弥散性敌意 心情紧张:无法松弛,伴有头痛、浑身酸痛、疲劳感、失眠和脑力活动效率下降等痛苦症状;症结:过度紧张(实际情况允许甚至要求松弛时仍保持持续紧张而不能放松)导致张、弛调节能力发生了障碍。过度紧张的人的特点:紧迫感(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负担感(担心失败、怕犯错误、怕丢面子)、自控感(不允许松懈)、精神过敏、效率下降 识别病因 抑郁性神经症 尖锐而持久心理冲突带来沮丧和无能为力感。 不存在内源性抑郁的特征性症状:精神运动性迟滞、体重下降、早醒、罪恶感。 没有类似抑郁发作和完全缓解的既往史,没有躁狂史。 明显的神经症性症状,排除器质性病变。 病前大多有人格缺陷。 病程至少持续两年,多年不愈。 案例 刘某从小听话、顺从、独立性差,“高考”落榜后曾找了一份工作,比较满意,但后来父母认为不好而将工作辞掉,两年来自费在某职业大学的一个“热门”专业学习。表面上看刘某似乎很努力、很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实际上刘某对继续读书并无兴趣,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学习只是为了让父母满意。对于刘某,读书已成为一种精神负担,而且越来越重。 两年来刘某心情抑郁寡欢,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近来食欲睡眠较差,觉得精力不济。对于学习没有兴趣,每逢考试即紧张焦虑,有大难临头的感觉。难以集中注意力复习功课,常伴头痛、失眠。尽管考试尚能及格,觉得自己没用,成绩太差,对不起父母。近几个月来常因头痛而缺课,对此非常不安、自责。? 神经症诊断的整体思路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控制和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 缓解症状 加快治愈过程 帮助患者学会新的应付应激的策略和处理未来新问题的技巧 神经症 的治疗 切记:神经症的治疗在心理 了解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参见变态与心理健康) 掌握ICD-10中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要点 二、识别其他常见精神障碍 ICD-10中的有关内容 三、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ICD?10指出人格障碍有三个要素: 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 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 对病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 常见人格障碍的特征 案例一 王某、男,19岁,汉族,初中文化,未婚,待业。 王某7岁前由祖母抚育。家庭经济状况优越,从小受到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作剧。上学后,开始成绩在90分以上,但以后不断打架闹事、欺侮小同学,辱骂老师、在课桌上剖剐老鼠、麻雀等。成绩逐年下降,初中一年级时因三门功课不及格留级,此后表现更差,终被勒令退学。以后发展到不服家长管教,顶撞,吵闹以致与父母对打。14岁被送去工读学校就读。但经常借故离校,一、二个月不返校,直至被捆绑押送回校。一年半后由家长领回,半年中,多次与人盗窃公私财物。曾被收审。 释放后,一度表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7岁时进工厂学铣工。同年12月开始旷工,招引朋友在家中吃喝玩乐,多次聚赌、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女青年,虽然多年受祖母无微不至的照料、袒护,却经常打骂祖母。1985年6月5日,王向张某寻衅闹事,纠集另外两个人用棍棒、皮带毒打张。致使张多处软组织挫伤,同年7月6日中午,王骑自行车撞了蒋某,随即对蒋拳打脚踢,致其脑震荡、胸部软组织挫伤。10月24日晚,某矿务局司机张某因行车与他人发生纠纷时,王不问缘由便对张谩骂、毒打。同日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 案例二 一般情况:张某,男,二十五岁。 “在读书时,我对任何人、包括班里任何同学,甚至自己的父亲,不管他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我都从心里怀疑。我为什么要信任他们呢?如果信任他们,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利用我的信任加害于我。这不是,最近我就被人利用了,可以说是毫无理由的,我被调离机关去一个下属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调离我?我断定有人搞鬼,他们肯定嫉妒我的才干,我为此感到愤愤不平,我觉得领导这样对我实在是很不公平。机关领导说我一直搞不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