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麒麟形象的变迁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麒麟形象的变迁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许 秀娟
麒麟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神灵之物,古代以麒麟的出现作为天下一统、太平兴盛的祥
瑞象征,因此,麒麟自周代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四大灵物之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东方以龙作为祥瑞的代表,南方则推凤凰,北方为玄武,而西方的灵物则是麒麟。麒麟作
为西方吉祥物的象征是纯粹的迷信和偶然还是有其必然的因素呢?中国的麒麟文化中,又
是否蕴涵着外来文化影响的元素呢?这些间题都是值得我们深人思考和探讨的。
早在周代的经典文献中,就已经有不少关于麒麟的记载。(礼记》将 “麟、凤、龟、
龙”谓之 “四灵”,更把麟视为 “四灵之首,百兽之先”,对于 “麟”的崇拜,周代十分明
显,因而有人认为 “龙”是夏代的图腾,“凤”是商代的图腾,“麟”则很有可能就是周代
的图腾。麟现的记载也屡被史书所乐道,并作为盛世出现的明证加以附会。如果说在早期
的文献经典中难以看出麒麟文化的外来因素,那么最迟到两汉时期,进入艺术图象的麒麟
形象则与安息文化的吸收息息相关。
麒麟作为艺术形象出现首先体现在早期的陵墓石刻之上,在 西《京杂记》中曾提到五
柞宫 (西汉离宫)西边的青梧观前的梧桐树下放置着一对石麒麟,头高一丈三尺, “刊其
肋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这说明至迟在秦代,麒麟已经作为石像生的艺术形
象出现。但由于实物早已不存,因此很难知道当时麒麟的形象。两汉时期,麟麟作为仁兽
的陵墓装饰中常见运用。汉代 (麒麟碑》、(山阳麟凤碑)以及陕西绥德汉墓画像石上面的
麒麟纹,其形体都与鹿类相似,头生一角,角上有圆球或三角状物,以表示角为肉质角。
江苏徐州贾旺的东汉画像石中更清晰地刻画了数头神态各异的麒麟,从画面上可看出,所
谓的麒麟,与现今的长颈鹿形象极为相近,都是躯高颈长,似鹿非鹿,身被纹彩,头上生
有肉角,尾如牛尾的动物。此外,在徐州茅村汉墓的画像石中也有与长颈鹿形象相近的麒
麟画面。在许慎 (说文解字》中体会到的麟,便是 马“身,肉角,牛尾”的形象。有东汉
起,麟开始有一肉角之说,此后发展为一角或双角的形象,与非洲长颈鹿结下了不解之
一 57 一
海 交 史 研 究 2002年第1期
缘。这种独角兽的形象来自安息艺术,而麒麟形象的初成刚好发生于中国与古代罗马贸易
盛期,而安息又是中国与古罗马往来的重要中转站,这不能说只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巧合,
三地发达的艺术文化相互影响也是必然的。在汉人方东朔的 (十洲记》中有载:“凤麟洲,
在西海之中央,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专多凤、麟,数万合群,又
有神草百种。(1)虽然 西“洲”并非明指为古罗马或安息,但可以推断,这里的 麟“”并非
中土之物,而应该是来自两河流域或其附近地区的动物了。班固在 (西都赋》中也说到了
长安西郊有上囿禁苑, “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瑜昆仑,
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三万里。”②这里对 九“真之麟”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已经可以肯
定 麟“”是由外国进贡的动物。至于 “九真”即今天越南清化、义安一带,与作为汉代与
黄支国海上往来中转港口的日南相距不远,当时越南境内也齐集了不少异域的珍稀动物,
可以推想,这 “九真之麟”也未必是九真所产,或是由外洋输入越南而转运到长安的动
物。(汉书 ·宣帝纪》中明确记载了 “九真献奇兽……驹形,鳞 (麟)色,牛角,仁而爱
人”3()0(汉书·终军传》还记载了汉武帝因幸雍获麟的奇事:从“上 (汉武帝)幸雍祠五
峙,获白麟,一角而五蹄”闭,汉武帝因此事而更改年号为元狩,筑麒麟阁,赐诸侯白金,
并铸金作麟足形,也就是带有麟纹的马蹄形金币,称为麟趾金,足见麟现于世引起的轰
动。值得注意的是,在 汉《书 ·乌弋国传)中也记载了一种与两汉麒麟形象颇为相似的动
物,“乌弋……有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绝远,汉使希至’,(5),随着中国与安息往来的日益密切,在章帝章和元年 (87),安息
遣使来献狮子、扶拔,其中 “扶拔”也就是 “桃拔”,可见两汉麒麟的艺术形象与安息文
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麒麟已绝非是人们单纯的想象与迷信的产物。
汉代安息文化的传兴,对魏晋南北朝的麒麟形象也有下启的影响。i(汉书安·息国
传)中记载了安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