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酒精灯的使用》之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酒精灯的使用》之两种教学方法的比较
中芯学校小学中文部 戴小羽
一、研究目的
在上海的小学自然教材中,不论是老版的上海教材,还是科教版教材,还是牛津版教材都有使用火的地方。学生的许多实验中都需要加热。那么酒精灯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加热工具。但是不论是在原来的老教材还是在现行的科教版教材或者是牛津版教材中对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介绍的都不全面。老版的教材相对科教版和牛津版来说介绍的还要多一些,并且配有教学挂图。在我校现行使用的科教版教材中,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只有一张图片,没有详细的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的实际需求却远远的不止这些,在今后的学生中,他们将会无数次的使用到火柴、蜡烛、酒精灯、酒精喷灯,甚至更加复杂的加热器材。如果能够在学生刚刚接触酒精灯的时候就熟练的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那么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他将会对火、加热器材、使用实验仪器、注意安全事项、做事有条理等等方面有全新的认识。
在我们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有两种比较主流的教学模式。一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过去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方法。它有许多称法:填鸭式,传统式,先知后行式等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长期使用的,行之有效的,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快,教师上课比较省力省心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我称之为“知-行教学法”。二是现在我们提倡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实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称法:感悟法,自主学习法,自主发现法,先行后知法,做中学等等。这种通过学生自由研究发现问题,交流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在各个学科中大力推广。二期课改也就是以这样的教学方法为核心。这种教学方法不容易掌控学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方向、程度等均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但是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简言之:培养了学生,苦了老师。在本文中,我称这样的教学方法为“行-知教学法”。
学生对于酒精灯使用的熟练程度是否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这就是本文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酒精灯的使用这样的教学内容适用与哪一种教学方法呢?是传统的知-行方法好?还是现在我们提倡的行-知教学方法好呢?我决定在本校中文部三年级选择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实验。中文部3B班使用“知-行教学法”,3C班使用“行-知教学法”。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自己编撰一套测试的试卷,通过测试的分数来进行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结果
两个班级分别经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分别在2008年12月与2009年1月进行了《酒精灯的使用》测试,我们取第二次测得的分数进行研究计算。
两班成绩如下:
实验班(3C):80、45、95、70、65、90、80、80、95、95、65、95、80、95、75、85、6570、90、70、90、85、75、60、85、30、35、65、75、55、90、80、45、85、65、80、75、60。N1 17 1(实验组)≈80 б21=
N2 21 2(对照组)≈70 б22=
t 1.923
(3)计算自由度
df N1 + N2 -2 17 21-2 36
(4)查t值表,找到t 36 0.05 2.028 t 36 0.01 2.719
(5)统计决断
与临界值的比较 P值 显著性 结论 t df 0.05 P0.05 无显著意义 接受H0 本例中,因为=1.9232.028。因此可以断定这两种训练方法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四、分析与讨论
虽然经过科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性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那么是不是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上就完全一样,没有差异性了呢?显然不是。在教师上课,乃至测试的时候明显给我的感觉就是实验班的同学要认真一些,操作的时候要仔细一些,测试的分数要高一些。两个班级的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两个班级在这项数据上的差距十分明显,第一次的差距在7.1分左右,第二次测试的差距在10.0分左右。如果我们从平均分上去考虑,那么两个班级的成绩则有相当大的差异。
不及格比率 80分以上比率 实验班 5.9% 64.7% 对照班 14.3% 38.1%
从上表中还能看出:实验班在高分人数(80分以上)占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班的比率。并且在不及格人数占的比率也要远低于对照班的人数。
五、结论
在小学阶段的《酒精灯的使用》这一课题中,使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即使平均分存在10分左右的差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能够得到明显的教学成果上的差异,也就是说通过“行-知”教学法取得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先教学后操作的效果。这对我们教学方法的选用也能够产生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六、附件
1、《酒精灯的使用》测试成绩表 version 1
2、《酒精灯的使用》教案3B
3、《酒精灯的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劳动教育自制贺卡.pptx
- ENTERFACE2010ProjectProposal.doc VIP
-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居家承诺书.docx VIP
- DB3205_T1078-2023_人才公寓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_苏州市 .doc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docx VIP
- 新媒体写作与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pdf VIP
- 城镇燃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1].docx VIP
- 网络教学效果调查与数据分析.docx VIP
-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服务采购服务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