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册一课一练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一课一练)附答案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 单项选择题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 )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 )
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
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
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
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
二 多项选择题
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 )
A.隋朝官仓储粮多 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D.开凿大运河
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 )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三 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
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
参考答案
一 1.B 2.C 3.D 4.C 5.B 6.D 7.C 8.C 9.B
二 10.ABCD 11.ACD
三 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②所举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征吐谷浑,三征高丽。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朝建立于:( )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5、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的治世是指:(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光武中兴 D.文景之治
(三)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参考答案:
(一)1.A 2.A 3.C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中生物总复习第一轮 3.2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课件 浙科版新课标必修2.ppt
- 2012高考生物第一轮 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专题精练 新人教版.doc
- 2012届高中生物总复习第一轮 3.5光合作用1课件 浙科版新课标必修1.ppt
- 2012高考生物第一轮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专题精练 新人教版.doc
- 2012届高中生物总复习第一轮 5生物的进化综合课件 浙科版新课标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二课 第三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2012届高中生物总复习第一轮 3.4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课件 浙科版新课标必修2.ppt
- 【三维设计】201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八课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三维设计】201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三课 第一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三维设计】201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政治常识 第二课 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课件 大纲人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昌盛的秦汉文化复习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伐无道 诛暴秦》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秦汉的科学技术》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丝绸之路的开辟》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三国鼎立》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六王毕 四海一》同步测试 岳麓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