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4课《短文两篇》名师导航 苏教版
十四 短文两篇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黄鹤楼》这篇短文介绍黄鹤楼是因仙而命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黄鹤楼因“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所以可以“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也正因为这座楼高耸入云,云烟缭绕,所以它是“会集灵仙”的所在。节选部分只有105字,但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遗,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
《于园》是一篇园林小品,抓住于园山石和建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写于园磊石之奇,前堂是石坡,上植松,沿坡植花草,不留空隙,突出了意境之“实”。后厅旁,一泓池水,池中建假山,池面浮莲花,由下往上看,蓝天、碧水、红荷、奇峰,组合一种空灵的意境。而卧房后的沟壑,状如螺蛳,盘旋而下,意境幽阴深邃。园后水阁一带,幽与绿是基调,这里有小河,灌木丛、鸣禽,意境幽远,使人仿佛置身于深山茂林之中。
基础梳理
一、字音
西南隅(yú) 返憩(qì) 四闼(tà) 井邑(yì) 巍峨(wēi é)
坐窥(kuī) 奇峰绝壑(hè) 槛外(jiàn) 深邃(suì) 啾唧(jiū jī)
二、字形
三、词义
1.词类活用
名:名词活用作动词,指命名。如:遂以名楼。
园:名词活用作动词,指建筑园子。如:富人于五所园也。
刺:名词活用作动词,指投名帖。如:显者刺。
2.古今异义
步:古义,水边停船之处;今义,步行,脚步。
颓然:古义,柔顺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3.文言虚词
以:(1)用。如:遂以名楼。(2)因为。如:以实奇。
其:(1)它,指黄鹤楼。如:观其耸构巍峨。(2)它,指水阁。如:坐其中,颓然碧窈。
之:(1)助词,的。如:荆吴形胜之最也。(2)代词,我们。如:主人处处款之。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遂以名楼。
“以”后省略“之”字,应为“遂以之(代黄鹤)名楼”。
译文: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五、文学常识
1.阎伯理,唐代人。
2.张岱(1597—1679),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侨寓杭州。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六、名篇名句
1.观其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2.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译文: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一座黄鹤楼。
剖析: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译文: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剖析:一句告诉人们,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这也从侧面强调这座园子的不同寻常。
3.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译文: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剖析:这里由于园说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这些园林亭榭跟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的,而于园便是诸园中的佼佼者。
二、重点语段
1.《黄鹤楼》:从“观其耸构巍峨”到“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剖析:这一段文字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前六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一组对偶,刻画出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读后令人胸襟为之一爽。“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下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有形象感觉,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难怪作者发了“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2.《于园》:从“园中无他奇”到“以幽阴深邃奇”。
剖析:作者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先总写一笔,指出园子的奇特之处在于“磊石”。“磊石”奇在哪里呢?一是“实奇”。这里用石块垒成两丈高的石坡,上植松,沿坡栽花草,密密匝匝,人不能够上去,不像一般假山,玲珑剔透,这里奇在“实”上。一是“空奇”。这里“奇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数学上册 5.1数据的收集公开课课件 华东师大.ppt
- 七年级数学下册 解方程讲学稿 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整式的乘除单元自我评价 浙教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解方程学案 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两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数学下册 课课练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7.5《镜子改变了什么》课件 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7.3《生活中的对称》课件 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数学培优讲义 竞赛辅导 第1讲 数轴.doc
- 七年级数学培优讲义 竞赛辅导 第3讲 有理数运算.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松鼠》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国宝--大熊猫》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三个太阳》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黔之驴》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录音新闻》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童年的朋友》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新闻两篇》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古代诗词三首》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现代诗二首》名师导航 苏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