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分析作业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姓 名
主讲教师
指导教师
年 级
学 号 201012212300
联系电话
Email gaozhaoyang2817@163.com
提交日期 2011--2
第一章
(1)用 matlab 等工具,举例验证:结构的任一位移向量 均可按振型 加以展开:
解答:
现以一座三层剪切型建筑物就例说明结构任一位移向量均可按振型加以展开,简图如下:
由计算可以得到基本振型为b=,
验证如下:
设随机矩阵a=rand(3,3)为结构的位移向量
a =
0.5028 0.3046 0.6822
0.7095 0.1897 0.3028
0.4289 0.1934 0.5417
则要证a=d*b,令c=
然后通过Matlab进行计算过程如下:
a=rand(3,3)
a =
0.5028 0.3046 0.6822
0.7095 0.1897 0.3028
0.4289 0.1934 0.5417
b=[1.000 1.000 1.000;0.548 -1.522 -6.260;0.198 -0.872 12.100]
b =
1.0000 1.0000 1.0000
0.5480 -1.5220 -6.2600
0.1980 -0.8720 12.1000
c=inv(b)
c =
0.7479 0.4064 0.1484
0.2465 -0.3728 -0.2133
0.0055 -0.0335 0.0648
d=a*c
d =
0.4549 0.0679 0.0539
0.5791 0.2074 0.0845
0.3715 0.0840 0.0575
d1=d(1,:)
d1 =
0.4549 0.0679 0.0539
d2=d(2,:)
d2 =
0.5791 0.2074 0.0845
d3=d(3,:)
d3 =
0.3715 0.0840 0.0575
a1=d1*b
a1 =
0.5028 0.3046 0.6822
a2=d2*b
a2 =
0.7095 0.1897 0.3028
a3=d3*b
a3 =
0.4289 0.1934 0.5417
a=[a1;a2;a3]
a =
0.5028 0.3046 0.6822
0.7095 0.1897 0.3028
0.4289 0.1934 0.5417
因此,a=d*b,所以此例可以验证:结构的任一位移向量 均可按振型
加以展开:
证毕
(2)从设计规范中以及概念设计相关书籍中,搜寻与结构质量分布、刚度分布有关的条款和静力分析案例;并用模态分析的方法加以对比分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
3.4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3.4.2 建筑设计应重视其平面、里面和竖向剖面的规则性对抗震性能及经济合理性的影响,宜择优选用规则的形体,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便面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4.3 结构平面布置
4.3.1 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与。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4.3.3 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宜过大3 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4.3.4 抗震设计的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少偏心。4.3.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