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年龄组成 (1)概念:是指各个年龄组____________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常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种群的年龄组:生殖前期、________和生殖后期。 (3)年龄金字塔 (4)意义:预测__________的变化趋势。 4.性比率:指种群内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比例。人类性比率基本保持________。 5.种群密度 (1)种群密度: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____________。其公式为 ________(M表示标志个体数,n表示重捕个体数,m表示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点拨:一个种群不是简单个体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 [概念辨析] (1)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 ) (2)出生率、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 (3)年龄组成和性比率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 ) [答案](1)√ (2)√ (3)√ 2.___________(K值):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___数量。 3.决定因素:__________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 4.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 (2)人为因素:受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_________不断减少。 5.研究意义 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资源;________虫害。 [问题导思]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形增长”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导思] 种群的增长率在各个阶段不相同所致。 ? 知识点三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1.概念: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2.种群的数量波动的原因:由_________________的变动以及________的改变引起的。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平均值,实际的种群数量在这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 3.种群的数量波动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________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另外还包括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内源性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比率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气候、天敌、传染病等对种群密度改变有影响。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解如下: 4.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其特点 【说明】 种群年龄组成图示除表中“锥体图示”外,还有以下三种: (1)曲线图:图甲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属于增长型;乙图中相反,应为衰退型。 (2)统计图:图31-4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分析图解可知: ①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接近1∶1。 ②A国家各个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 ③B国家幼年个体特别多,老年个体少,应为增长型。 ④B国家若需要控制人口,则最有效的措施是计划生育,而且几十年后可能面临老龄化问题。 (3)柱形图:图31-5中A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为衰退型;图B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为增长型;图C中各年龄段比例适中,应为稳定型。 4.物种丰度: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它是衡量群落的______________的评价指标。 5.优势种 (1)概念:在组成群落的物种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种。优势种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它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 (2)主要识别特征:是________多,占有________优势,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常在群落中占有持久不变的优势。 6.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 ①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_等。 ②结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___________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概念辨析] (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 (2)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 (3)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6年袋鼠数学竞赛-四年级.pdf VIP
- GB51309-2018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高磷血症健康教育.pptx VIP
- 康复科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docx VIP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信通院、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2025).pptx VIP
- 2025年护理三基考试题库库护理三基考核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莫奈及其代表作》课件.ppt VIP
- 华业香料上市可行性分析.pdf VIP
- PDA TR29(中英文)-2012清洁验证的考虑要点.pdf VIP
- 保健功能评价方法--抗氧化功能评价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