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 第五部分 竹产业与竹文化
创新竹业发展新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衢江区姜孟村竹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启示
何仁华 顾根水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林业局 324022 )
摘要: 衢州市衢江区是浙江省重点竹产区,竹林总面积 2.68 万公顷,竹区人口 15.6 万, 占全区农业人口
的40% 。竹产业是目前山区群众增收最多、最稳、最快的产业。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把发
展竹产业作为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如何发展竹产业、建设新农村仍
值得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深思。衢江区姜孟村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依靠、以科技
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家庭加工业,努力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
发展新格局。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996 年的 913 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8210 多元,增加了八倍。本文介绍
姜孟村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以供参考。
关键词:竹 发展 模式 农村
姜孟村位于衢州市衢江区北部,距衢州市区约 35 公里。全村总户数 121 户,人口 412 人,现有耕
地面积 9.3 公顷,有林地面积 640.0 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 206.7 公顷,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山上木材、
毛竹。多年来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市场意识不强。随着山上的木材越砍越少、越砍越小,群
众赖依生存的林木资源也渐渐枯竭。以前那山清水秀的山村环境也渐渐改变了模样,但群众生活依然十
分贫困。到 1996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913 元,1997 年被列入全县百个重点扶贫村之一。
“靠山吃山”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要实现增收致富,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发展生产。1997
年,新一届村两委认真分析了本村的实际,把竹子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一方面依靠科技对现
有毛竹林进行培育改造,提高基地的产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依托竹加工企业培植发展家庭加工业。走出
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竹产业发展新路子。通过十年来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姜孟村的
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 年,全村总收入 309 万元,其中毛竹林基地培育收入 96 万元,竹产品加工收入 180 万元,竹
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 89.3%。竹产业的迅猛发展,富裕了姜孟村的农民,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民
人均纯收入从 1996 年的 913 元提高到 2008 年的 8210 元,11 年时间增加了八倍。近 5 年来村民新建楼
房 33 幢,市区购房 42 户;全村共有小汽车 6 辆,摩托车 30 辆,电视机、电冰箱普及率 80% 以上,固
定电话 87 户,手机 300 多部,户户通有线电视;村庄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垃圾集中清运,居住环境
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 多年来全村无重大纠纷和刑事案件,无聚众赌博现象,保持了纯朴的村风
民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支点
1997 年,村两委经过认真分析疏理和研究讨论,提出了充分发挥本村毛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重
点发展毛竹林经营和竹产品加工的思路。
依靠科技,提高毛竹基地效益。1997 年在区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开始实施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建立
低产竹林改造示范基地 300 亩。2003 年起先后建立了毛竹万亩千元丰产基地 1500 亩、兴林富民工程示
范基地 1200 亩、竹林增效富民工程示范基地 220 亩。2005 年起在浙江林学院专家教授及区林业局技术
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在全区率先推广应用了竹林配方施肥、水分定量管理等高效经营技术,并投入 20
多万元修建了灌溉水池、竹山林道等配套设施,大大改善了竹林生产经营条件,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
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益。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全村广大竹农经营观念在专家教授的
培训指导下、高效示范基地的对比影响下、亲身实践感悟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深深感受到科学技术
678
第五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 第五部分 竹产业与竹文化
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毛竹林基地的产量和效益也得到大幅度提高,每亩竹林产值从低改前的 100-150
元提高到目前的 400-450 元,其中核心示范区可达 1000 多元。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轧管工艺下CrMo钢管织构研究.pdf
- 不锈钢基体电沉积Cu-Sn-PTFE复合镀层研究.pdf
- 部分地区城市管廊建设调研报告.pdf
- 采矿充填用双金属复合耐磨管的技术性能.pdf
- 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pdf
- 采用风冷热泵的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诊断与节能措施分析.pdf
- 采用管式微滤膜TMF技术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pdf
- 采用管式微滤膜TMF技术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的工艺比较.pdf
- 藏药“桑蒂”基源和临床应用之文献调查.pdf
- 藏彝走廊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区域类型及和甘青地区的联系.pdf
- 词体生成的文学、音乐基础.pdf
- 雌激素与孕激素在绝经后妇女中的应用:北美绝经协会20087月的立场声明.pdf
- 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以晚清汉宋学关系为例.pdf
- 从“汶川大地震”灾难看我国的实施房屋体系工业化战略的必要性.pdf
- 从《钦定西清砚谱》到-兰亭砚笺.pdf
- 从SPOT遥感影像获取下垫面信息的研究.pdf
- 从奥运园区到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实践之路——关于奥运中心区与奥体文化商务园区产业定位及其开发建设的若干思考.pdf
- 从本土化语境看怒族传统节日“仙女节”的意义和功能.pdf
- 从大禹到李冰%3a上古水利理念初探--以古蜀治水史迹及影响为中心.pdf
- 从杜邦安全理念中看电力企业的全面的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