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舍身到身受——略谈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pdfVIP

从舍身到身受——略谈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舍身到身受 ——略谈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 郜元宝+ 一、小引:鲁迅与中国文学 身体诉说的传统 中国文化从古到今一直就有身体诉说的传统——《易传》所 谓“近取诸身”便是。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而他 的《道德经》本身就充满了一连串身体设譬。庄子说君子认识大 道妙要即“体道”,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也主张以“修身” 为先,并详细说明天降大任于斯人,将如何从考验其身体开始。 体验、体悟、体证之类的话头,后来在哲学和日常语言中流行开 来,以强调必须在切身的经验中理解悬空的道理,“反身而诚,乐 莫大焉”。这是哲学思想中涉及身体的地方,至于像《黄帝内经》 等包含丰富的医学知识的著作,对于身体的探索,就更加突出 了。汉以后,佛教东来,增广了中国人对身体的认识,也强化了 中国固有的身体诉说的传统。“身”的概念,因为运用极广,引申 意义也日益杂多,并向汉语言文字和文学四面八方扩散。除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舍身到身受 701 最初的“肉身”、“身躯”之外,还指事物的主要部分,以及抽象的 “自我”。因此客观上谈论事物的本质,主观上涉及自我,都离不 开身体语言。而“身”、“体”、“身子”、“躯壳”、“形骸”、“血肉”、 “肉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形”、“气”、“性”等等,遂成为汉民族文 化中一整套成体系的基本概念①。 文学描写得此沾溉并有所发扬,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就有陶 渊明的“身没名亦尽,念兹五情热”;杜甫的“许身一何愚,窃比稷 与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 更何求”;李义山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禹锡 的“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岂置身”;李后主的“梦里不知身 是客,一晌贪欢”;苏轼的“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王 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头乞活埋”……诸如此类连绵 不绝的身体言说。在以儒、道、释思想为根基的文学作品乃至日 常讲谈中,人的身体,从头到脚,大概没有不曾涉及到的。不仅 女性身体经常成为男性作家们描写的对象,也有《世说新语》那 样描写男性身体“风度”的大集成。通俗的小说戏曲不用说 了②,正统诗文涉及身体的地方也不相上下,而最常见的当属描 写身体所患之病。或许病痛使文人们格外想到了身体,或许对 身体的关注使文人们特别敏感于身心两面的病痛,反正这一类 文字确乎充斥了中国文学的正统,成为中国文学一套基本的隐 喻系统③。古代文人认识生命现象,描述它的出现、存在和死 亡,感慨其盛衰荣枯,穷愁显达,从来不曾离开过具体的肉身。 所谓自我的生命意识、社会意识、文化意识乃至存在意识,离开 身体,皆无以寄托。比如魏晋名士们的思想态度,就多半转换为 他们对于身体的某种特殊认识与处置,即落实为具体的身体美 学(“风度”)、身体政治学(此身与君王的关系)、身体伦理学(自 身与父母亲友的关系)乃至身体病理学和身体管理学(包含深意 702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二编 的服药饮酒)。鲁迅的著名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不过抓住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段落稍加阐发,却已足见他对 身体与文学之关系的了解之深,可说是开了现代中国学界从身 体角度研究精神文化史的先河。 文学语言并非作家们脱离其文化根基苦心孤诣的生造。那 种认为文学有其特殊的语言、诗歌有其特殊的“诗语”的理论,现 在大概已经站不住脚了;但我们仍然不妨说,文学语言是对日常 语言的改造和升华。这种改造和升华不是为了脱离该文化的语 言系统,相反倒是要更加彰现该文化的语言系统所内涵的精神。 中国文学中的身体语言也不过是中国语言文字中固有的身体言 说的一种集中表现,并非什么神秘怪异之谈。倘不了解此点,就 容易如一班妄人故意回避而益增其神秘怪异,或如一班浅人,咋 见当代文学中身体描写的流行,就以为被他们寻到了文学创作 的独得之秘而加以夸张失实的解说。 鲁迅著作中不乏关于身体的语言。当他说作家应该抓住时 代的“跳动着的脉搏”时④,当他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 的手足”时⑤,当他恳请论敌们“除下假面具,赤条条地站出来说 几句真话就够了”时⑥,当他看到先前的鬼魂附于活人的“肉身” 而出现时⑦,当他说许多被称为中国的国粹的东西其实只不过 在一个人脸上长出的“与众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