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飞向太空的航船》.pptVIP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飞向太空的航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本文描述的是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而第5段却写了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一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这样写就把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放到了世界航天历程的大背景中,正是“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怎能“落伍”? (2)在对比烘托中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师生探究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你觉得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答案 本文标题有显性和隐性两层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航天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本文的导语包含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好处? 答案 内容:点明了“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结果是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写法:本文的导语用了描述式和评论式两种写作方式。 (1)描述式: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的”,“神舟”五号是“乳白色的”;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地描写出来,给人以形象化的立体感和近距离接触的现场感。这就是描述式导语的写法。 (2)评论式:作者对“飞天”壮举加以评论,对其意义做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也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做了评论,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却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答案 本文虽然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怎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4.这篇通讯采用了首尾圆合型的结构,请作分析。 答案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在结构安排上巧动脑筋,以飞船发射作为线索,以“神五”发射为引子巧妙地回顾了中国航天史,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有关信息后,又以“神五”的发射作为结束。 这样,首尾都是最新消息,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中间部分合理安排背景材料补充说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就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结构合理了。这样首尾呼应的写作结构即“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一、阅读延伸 酒泉·飞天 于庆田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现实。 一 酒泉人说,我们酒泉有三多:一是酒多如泉,二是诗多如星,三是飞天神话多如牛毛。 朋友,不知你去过酒泉没有?《三秦记》载,此地“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到酒泉可曾去过酒泉公园?去公园是否喝过霍去病御酒?喝御酒是否饱尝了金泉的甘甜?甘甜中是否荡漾着“香甘一掬陶然醉”的情感?或许,像杜甫《饮中八仙歌》吟诵的汝阳王那样,生出一缕“恨不移封向酒泉”的遗憾? 不,朋友,酒泉人说,来这里可以不读“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名句,但不能不领略李白《月下独酌》的意境。请听一听诗仙当年的预言吧:“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斗酒不醉诗百行,酒星腾飞上九天,徜徉于诗境中的你会不由自主地朝北走,去亲眼看一看“酒星上天”:中国第一个火箭发射中心在酒泉兴建,第一颗卫星从酒泉升空,第一艘宇宙飞船从酒泉飞上太空,第一个黄皮肤的中国航天员从酒泉把飞天梦圆…… 二 酒泉人说,这里是嫦娥的故乡。若不是嫦娥恋后羿,恐怕天下已无处寻那粼粼如波的月光。据说,痴情的嫦娥偷吃了不老丹,飞向月宫上了天堂。想后羿,思故乡,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83849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