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2l世纪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成为现代科技竞争和 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 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信息技术和服务产 业化,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然而,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 有很大差距。本文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必要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采用定性分析 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等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 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体系、运行机制、发展模式、投入产出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对促进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 与实际意义。 、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产业理论、农业信息与信息化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后发优 势理论、跨越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系统理论。基 于上述理论,构建了农业信息产业化理论框架,即农业信息产业化内涵及特征、农业信息产 业主体结构与功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环境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信息产业体系运 行机制及农业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 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重点,并从农业信息化的发 展、农业信息技术与服务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用户需求、农业信息体系的建立 与完善、国家宏观战略的确立与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进行了农业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在对国外信息产业发 展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 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在分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措施。 本研究结合黑龙江的实际,运用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对黑龙江的农业信息化 发展进行的实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扩大 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本研究 对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我国的农业信息产业,实现农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咀更好地促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 =:== :=:: :. ::奎!!垒些奎兰堡圭兰!!:垒奎:::::::=:=.::=::=:= Abstract h st as the21 a is to moreofa become cemumwh01lyinfo肋atio捌societyb£硒nning mere and becomea to a蛔,i11][抽[11ation rcsourceshavecometo real时也anjllSt technology key successofbolh也e and吐le如tllresocial p咒senttec王1110lo西c越competition deve】opment. 111】抽nation info衄ation to me indug时char妣rizedby technolo科is becomemost bcgim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