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东力:当代社会结构中的小沉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祝东力:当代社会结构中的小沉阳.doc

1、讽刺起源于“文革”失败 1971年,林彪跑了,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拐点。此后,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仍然在叫嚣,其内容却迅速空洞化;维系人心的革命逻辑已经疲惫,但革命机器依旧强大。这是一个内容与形式迅速脱节的时代。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后红卫兵”一代,正处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萌芽期、成长期,正值人格形成的少年,面临这样的政治大变局,于是形成了一种讽刺、调侃、解构的人生态度和语言风格。“后红卫兵”一代的这种情形,在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显著。其实,说到底,这仍旧是“文革”造反精神在扭曲中的延续、变异。其最终目标所指,同几年前的造反运动一样,也仍旧是国家体制、官僚主义,只不过采用的手段从大字报、大辩论的谠言高论,萎缩、异化成了私人小圈子里的插科打诨,特点是阴、损、坏,形式是揶揄、挖苦、嘲讽,即,变身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 可是,这种语言艺术在70年代只能处于潜水状态,在“文革”结束后的整个80年代,也还不能完全浮出水面。因为,起源于“文革”后期的自由主义的启蒙精神,作为“文革”结束后知识分子的另一种理想、另一种意识形态,从新时期开始,就占据中心,并所向披靡,横贯整个80年代。例如,王朔是上面所说的那种特殊的“语言艺术”的一个代表,他的创作始于80年代中期,他的痞子小说在1988年已被拍成电影,但并不能成为那时的主流。我们都记得,80年代的喜剧明星是陈佩斯。他扮演的角色“陈小二”,类似于以往革命时代被改造的所谓“二流子”,他对于社会正轨的偏离总是有限的,通过无伤大雅的调皮捣蛋,反过来证明体制的一贯正确。 因此,只有到了90年代初,以讽刺、调侃和解构为特征的广义的喜剧艺术,才能成为主流。这是因为: 第一,70年代初,革命传统的衰落,孕育了这种特殊的喜剧风格; 第二,80年代末,启蒙传统的挫折,使它蓄势待发; 第三,90年代初,全面市场化,金钱原则泯灭了是非、正邪、雅俗,所有的正剧(即严肃剧)纷纷谢幕。 到此,讽刺的喜剧艺术弥漫扩展,充塞全社会。自90年代初以来,从小说到影视,到网络文章、手机短信和小剧场话剧,这种人生态度和语言风格无处不在。王朔、葛优、冯小刚,都生长在北京,在年龄上都是“后红卫兵”一代。葛优那副揶揄、挖苦、嘲讽的微笑,20多年来一成不变,定格在众多影视作品和商业广告中。这“永恒的微笑”,成为——特别是城市主流男性人群的典型表情。 2、低俗为什么能打败高雅? 当代的启蒙精神是一种反国家、反体制的政治自由主义,它同样成长于林彪事件之后,与上述讽刺艺术有着同样的孕育背景,也同样是被严重扭曲的造反精神的延续和变异。启蒙与讽刺,这一庄一谐,是同一时刻产下的一对孪生兄弟,彼此之间,是一种不自觉的政治同盟。 因此,以葛优为代表的讽刺,必然带有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内涵。他那种揶揄的坏笑,是破坏,是挑战,是颠覆,矛头指向体制、权威和传统价值观念。当然,另一方面,也毫无建设性可言。他们一半丰满,一半残缺,既自负,又自卑。他们似乎什么都不在话下,似乎比所有人都要高明,他们嘲笑所有人、所有事,但除了说说风凉话,却不能从事一件严肃的活计。他们是“文革”流产后无意中产下的天生残疾的胎儿,这样的胎儿,在北京这种独一无二的政治文化中心的环境中,成长为经典文学中常见的“多余人”——当然是其较低档次的品种。 赵本山亮相稍晚,尽管与葛优是同龄人,却代表另一时代、另一类型。赵本山生长于边鄙乡村,他的小品,与北京的“后红卫兵”一代那种意味复杂的讽刺相比,完全不同。在他身上,意识形态的挑战意味已彻底消失。面对现实,以他为代表,喜剧艺术已基本驯服,回归到草根民间原有的纯粹“小丑”的位置上。 最后,小沈阳将这个“小丑”角色推向了极端。他是80后,生于辽宁铁岭,长在底层民间,是彻底的草根环境。他有着极为扎实的舞台基本功,富于想象力的大尺度的滑稽搞笑,瞬间摆脱日常仪轨和常规思维,很有观赏性。小沈阳的讽刺主要指向自身,以极度的出人意表的自贱自虐,博取观众的笑声。他在舞台上常常性别倒错,是无性,中性,双性?他通过在不同性别中自由穿越,在不同性别角色之间瞬间转换,来获得喜剧效果。但是,男人的女性化,作为性别上的“降格”、“跌份”,其实是屈从的象征。因此,那些取悦于消费大众的男星,走向极致,就经常会混淆正常的性别。许多人认为,小沈阳低俗。不错,当然低俗。但是,任何时代都存在低俗的现象。问题不在于某个演员或演出是低俗,还是高雅。问题在于,为什么恰好在我们的时代,最彻底的低俗能够登堂入室,而且经久不衰,能够打败一切高雅,成为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品格? 人们在潜意识中也许认为,在这个时代,只有彻底的低俗,才是最真实的。 3、“小丑”折射社会结构 五十好几的葛优,已经到了做爷爷的年龄,却依然在没完没了地“装孙子”——永远定格为一副“坏小子”的滑稽表情。多年来,中国当代文化

文档评论(0)

wgv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