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考古(王维坤).doc
隋唐考古
序论
一、过去的工作情况与研究现状。 文献资料丰富,考古发现多,传世品多。 唐代,开始有人关注古器物与制度问题,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唐以前制度非常多,必备工具书。 20世纪30年代,修陇海铁路时,在洛阳发现许多古代墓葬,主要是北魏时的,下限至唐。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研究洛阳古墓唯一重要工具书。 罗振玉《古明器图录》,对早期发现甲骨文、铜器、竹简等作研究。 日本,20世纪初,整理中国古代历史资料,建立庞大机构,专业人数不亚于中国;出现许多研究中国历史、古器物的专家;滨田耕作(1881——1938),曾任京都大学校长,《支那古明器泥像图说》、《通论考古学》,日本考古学创始人,完全仿西方;原田淑人(1893——1983),《唐代女子化妆考》,东京大学权威;足立喜六,《长安事迹考》,研究唐长安城的极好资料;《东京城》,研究渤海国。 中国自1950年始,于甘肃武威发掘墓葬。 50年代后,在西安地区、武昌地区发掘大量墓葬。 西安已发掘墓葬约有3000余座,但考古报告只出了两本:《西安郊区隋唐墓》,1953年,科学出版社,记录了175座墓;《唐长安城郊隋唐墓》,仅六座墓,一座隋墓——李静训墓,死时仅9岁,又称李小孩墓,5座唐墓;两本报告合计仅181座墓。 武昌,发掘1000余座六朝至隋唐墓葬,至今未发表报告。 山西、河南、新疆,许多发现。 新疆最早为1915年斯坦因发掘,阿斯塔纳6座未被盗掘的古墓,首次发现口中含币,1928年,斯坦因《亚洲腹地》。 长安城,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大型建筑,大明宫正衙含元殿。 扬州城、洛阳城。
二、特点:
1.一致性。 高度统一。新疆、湖北之陶俑有些是中原制作的。葬具、葬俗统一。 三京:首都长安、陪都洛阳、北都太原。北都考古几乎未展开,但可以通过另两都研究。
2.文化特征明显,影响深远。 器物不同于前代,面貌一新。与300余国家地区保持密切往来、贸易、交流,与东方之交流超过西方。 日本奈良时代(710——784),全面系统学习唐代。
3.少数民族大融合。 通婚。 唐王室将公主下嫁周边民族。
4.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除三京外,两大商业城市:益州(今成都)和扬州,时称:“扬一益二”,出土许多手工业品,西方器物也有发现。 扬州,唐时的波斯釉陶。 长安西市,胡商聚集地。 扬州考古工作较多,出土许多与西方有关的瓷器等物。
5.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日.三上次男《陶瓷之路》。
三、有关隋唐考古的历史资料。 量大、分类繁多,可分为12类:
第一类:封建史书类:
Ⅰ、纪传体:
1.《隋书》:唐初,魏征等编写,85卷。
2.《旧唐书》:原名《唐书》,为与《新唐书》区分而用现名。五代,后晋,刘煦等编写。
3.《新唐书》:北宋中期,欧阳修等编写。255卷。 清.沈炳震《新旧唐书合钞》。
Ⅱ、编年体
1.《大唐创业起居注》:唐.温大雅。3卷。作者曾亲自参加太宗太原起义。该书记载了唐的创业过程,皇帝起居注。 《藕香零拾》铭刻本。
2.《顺宗实录》:唐.韩愈。在皇帝起居注之上直接写成。顺宗在位为805年,仅8个月。收于《韩昌黎集》。
3.《资治通鉴》:与《新唐书》基本同时成书,补充两本《唐书》之不足,尤其是重大事件。必读之书。
4.《通鉴考异》:司马光,对《资治通鉴》的补充,增加许多原始资料。《四部丛刊》。
Ⅲ、会要体:创始于唐,将有关资料分门别类而编汇。
1.《会要》:唐德宗时,苏冕编,从高祖指德宗,共九朝历史,40卷。
2.《续会要》:宣宗大中七年,杨绍复等人编,应诏编《续会要》,德宗至宣宗,40卷。
3.《唐会要》:北宋.王bo,合二书为一,编成《唐会要》。 《国学基本丛书》,20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单行本,一套3册。
第二类:官制、法令、礼制相关史书。
Ⅰ、官制:
1.《隋书.百官制》:梁、陈、北齐、北周、隋的官制。又称“五代史志”。
2.《唐六典》:唐.李林甫,又称《大唐六典》。从开元十年至开元二十六年,用了十六年编成,即在唐代官制。至今无好本。抗战前日本人的影印本。《通典.职官》。 商务印书馆,《十通索引》。
3.《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常识》: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76。
Ⅱ、法令:分为律、令、格、式四种。
(一)、律:国家基本大法。
1.隋代律已不存。《九朝律考》中可见一部分,民初.程树德,中华书局单行本。
2.《唐律疏义》:成书于高宗时,在《永徽律》基础上写成。 《四部丛刊》。
(二)、令:国家颁布的法令,包括民法、行政法等,仅次于律,丧葬令、衣服令、军防令、卤薄令(从事礼宾接待、仪仗)。隋令已佚失,《九朝律考》中可见一部分内容。唐令也佚失,但日本奈良时代仿唐令,可参考的第一手资料较多。1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