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iO_2SiO_2双层减反膜在太阳电池上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iO_2SiO_2双层减反膜在太阳电池上的应用.pdf

第30卷第11期 太阳能学报 V01.30.No.1l 2009年11月 ACTAENERGLAESOL^RISSINICA Nov..2009 Ti02/Si02双层减反膜在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余跃波1,孟凡英1,郭群超2,江民林1,胡宇1 (1.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所,上海加0240;2.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上海200240) 摘要:利用二氧化硅(siQ)对太阳电池表面的钝化作用,对传统的二氧化钛(TiQ)单层减反膜进行了改良。基 于理论模拟分析了光反射率随膜层(T;02/si02)厚度变化规律,结合实验上si02最佳厚度经验值,制备了晶体硅太 阳电池(即节q,s避,si),并和刚,,si结构的品体硅太阳电池相比较。分别测试了少子寿命、反射率、电性能参数 等,结果表明这种改良后的Ti02减反膜也可以取得很好的减反效果和钝化效果。镀有Ti02/si02双层膜与SiN,减 反膜绒面晶体硅片的积分反射率分别为4.9%和3.9%;使用以上两种不同减反膜制备的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均可 达到0.62v。可见这种啊伤,si02双层膜有望在将来的生产中得到具体应用。 关键词:啊Q;减反膜;钝化;太阳电池 中图分类号:11(51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1理论模拟分析 Tio,薄膜具有较大的折射率且易于调节、工艺 为了尽可能减小太阳光在电池表面的反射损 简单,比较适宜作为减反射膜,故在早期的太阳电池 失,需要对减反膜的膜厚和折射率做一些优化计算。 生产中一般使用TiQ薄膜作为光学减反膜J】。但对于单层减反膜,当4n。dl-A。时,反射率有最小 Tiq薄膜对晶体硅没有钝化作用汜],以至于使用值: 7riq薄膜作为减反膜的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较低, 光电转换效率难以提高。因此被同时具有很好减反 尺=(著蓑)2凡l+,10n2 式中,凡。、d。——分别为减反膜的折射率和厚度; 效果和钝化作用的siN。减反膜所取代b’4J,所以在 目前的太阳电池生产中大多使用SiN。作为减反膜。 n。——空气或玻璃介质的折射率;n:——衬底的折 射率;A。——单层减反膜的中心波长[9],在太阳电池 siN。减反膜虽有很多优点,但其与Ti02减反膜相比 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封装之后反射率较高的问题。 单层减反膜设计中,一般选择A。=600啪,此时太阳 为了降低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很有必要制作出一 电池町以有效地吸收更多太阳光。 种具有钝化作用的低成本减反膜。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凡,=~/‰疗:时反射率尺=o。 本文在参考实验室高效电池制备方法的基础 在封装前:,t。=l,晶体硅的折射率为儿:=3.9,则n。 上,对传统的单层Ti魄减反膜进行了改良。首先在 =1.9r7时,反射率尺=O。siN。的折射率通常为 晶体硅表面热氧化生长一层si02薄膜作为钝化 2.0,Ti02薄膜折射率通常为2.3,显然在封装前SiN。 层[5’6],然后在S她薄膜上面制备一层Ti02薄膜减 膜性能占优势;封装后:在封装材料(玻璃、EVA)的 小反射率,形成Ti02/Si02双层减反膜。使用这种方 折射率‰=1.46,则凡,=2.3时,反射率R=0,此时 法制备的太阳电池可以得到较高的开路电压和很好 币02薄膜折射率与理论计算的最佳减反膜的折射率 的光电转换效率,且生产成本较低一’8]。 较为匹配,光的反射损失更小。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