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振动训练法的研究进展
620 中華體育季刊第 25 卷第 4 期
振動訓練法的研究進展
亓豐學、孔兆偉/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體育教學及運動學系
摘 要
振動訓練法作為一種新興的訓練方法受到體育工作者的青睞。本文綜述了振動訓練
法對人體的骨骼肌和骨、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和激素系統、肌肉力量、柔軟度方面的
影響,並對振動訓練法未來的發展方向作了闡述。
關鍵詞:振動訓練法、應用效果、研究進展、發展方向
主要聯絡人:亓豐學 澳門氹仔徐日昇寅公馬路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銀禧樓J554 室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體育教學及運動學系
Tel :00853E-mail :qifengxuevip@163.com
壹、前 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運動科學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許多新的訓練理論和方法
運用到了訓練中,振動訓練法就是新興的眾多訓練法中的一種。振動訓練法起
源於 1960 年,直到最近幾年才廣被應用,成為一種新的肌力訓練法,“能明顯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發力和抗衝擊、緩衝能力,其主要優點是能以相對小
的負荷量使肌肉力量得到明顯的提高”(周蘇源、危小焰,2009 ),在國外的很
多領域得到開展和應用,例如:大眾健身、競技運動、康復訓練等。本文從振
動訓練法對人體骨骼肌和骨、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和激素系統、肌肉力量、
柔軟度 5 個方面綜述了眾多研究者對振動訓練理論及其訓練效果相關的研究,
希望能夠對體育工作者更好的認識和運用振動訓練法提供理論參考。
貳、振動訓練法的提出及分類
人的身體中有很多彈性組織,當振動刺激時,它的反應類似於一個多質點
的彈簧系統。因此,振動對人體產生的各種生理效應與振動在彈簧中的傳遞和
所發生的形變相類似。國內外的許多學者根據這種現象利用振動的傳遞效應,
設想出振動在人體的傳遞能促進病理狀態下的身體機能恢復和強化正常狀態下
振動訓練法的研究進展 621
的身體機能(王興澤、王冰、胡賢豪,2007 )。20 世紀 60 年代後,Hagbarth 與
Eklund 等研究發現對癱瘓患者的肌腹或肌腱進行振動刺激後可使患者的肌肉得
到活動。Matthews 對貓進行試驗發現張力性振動反射的現象與傳統的牽張反射
概念相近。隨後,蘇聯學者 Nazarov 與 Spivak 將振動刺激與阻力訓練相結合,
這種練習形式便被稱作振動訓練 (vibration training) 。另外振動訓練作為一種康
復手段很早以前就在醫學中得到了使用(張自剛,2009 )。但振動訓練真正應用
到運動訓練可以認為是上世紀 80 年代以後,如 Torrey 發現振動訓練應用於運動
員的訓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從此,振動刺激應用於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日漸
普遍(董德龍、王衛星、梁建平,2010 )。振動訓練法的提出是運動科學的又
一大進步,在競技運動、大眾健身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通常振動力量訓練分為 2 種:局部振動力量訓練 (local vibration training) 和
全身振動力量訓練 (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WBR) 。目前,振動力量訓練多
採用局部力量訓練的方法,針對肢體的某一部分進行等張力量訓練。局部振動
力量訓練屬於直接刺激法,主要針對上肢肌肉進行力量訓練,運動員在訓練的
時候上肢肌肉受到振動刺激。全身振動力量訓練屬於間接刺激法,主要針對專
門腿部力量進行訓練,運動員腳部接受振動刺激,比較符合絕大多數運動種類
的動作技術特點和發力要求。局部振動對於目標肌群的效果較好,因為刺激的
傳導距離較近,振動傳達減弱的程度較小,但是比較振動刺激範圍,局部振動
效果卻不如全身振動訓練,後者刺激較多的肌群,效果更加全面(周蘇源、危
小焰,2009 ;謝世璋,2009 )。
參、振動訓練法的應用及其效果
振動訓練法作為一種新興的訓練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目前專家學者
發現振動
文档评论(0)